鲎(hòu)这种动物,让今天的我们看来,会觉得它长得很特别。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它的长相已延续了3亿多年不曾改变。化石层里的它就像是昨天刚埋进去的。

全球共有四个品种的鲎:美洲鲎,南方鲎,中华鲎和圆尾鲎,其中分布在我国的有:中华鲎和圆尾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华鲎,可以长到3-5公斤。成年中华鲎没有毒,但不足一斤的幼年中华鲎却是有毒的。不管你是煮熟还是烤熟,都无法去除其身体中的毒素,吃了会让人过敏中毒。引发呕吐,头晕,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等症状,严重则会导致死亡。所以要吃就尽可能挑大的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福建海域是中华鲎的主要分布地,福建人很喜欢吃鲎。到上世纪末,已经把中华鲎吃成了濒危。目前中华鲎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除非人工养殖的,要不然还是免了这个嘴馋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圆尾鲎就厉害了,它体内存有河豚毒素,不管成年与否都不能吃。除非在100摄氏度高温下猛煮7小时,或是以200摄氏度加热10分钟。圆尾鲎比中华鲎要小很多,好比后者幼体。两者最大区别在尾部,中华鲎尾巴上有锯齿状小刺,而圆尾鲎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来源于网络

鲎是世界上已知的唯一一种蓝血动物。因为它的血浆中含有血蓝蛋白。这种灰蓝色的血液,可以提取一种血凝剂。它与菌类,内毒素类物质等发生反应后,会凝结出一层厚厚的凝胶。这是种检测药品中是否含有杂质,既简单又万无一失的方法。它甚至能检测出万亿分之一的细菌和污染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提取鲎的血液

早在1850年,现代医学就已发现鲎血的这种特性。因而每年都有大量的鲎被抓后,用以抽取体内的蓝色血液。人类在抽取其30%的血液后,再将它放归大海,但这其中有近四分之一会因此死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鲎的蓝色血液

鲎的肉中含有大量的内环酰胺嘌呤类化学物质。嘌呤类物质在体内代谢不完全或蓄积时,会直接导致痛风疾病的发生。而鲎血液中的重金属如果因处理不当进入人体。对肝,肾功能不全者来说,会加速肝细胞坏死,以及引发肾功能衰竭和氨中毒等症状。

在此小编劝各位吃货一句:莫贪一口馋,拿命冒风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