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5日18时50分许,拥有850年历史的法国巴黎地标建筑巴黎圣母院突遭大火,标志性的尖塔在大火中坍塌。熬过两次世界大战几乎毫发无伤的巴黎圣母院,这次却没能幸免于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令人心痛惋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BBC、人民日报

巴黎圣母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巴黎圣母院始建于1163年,并在1345年完工,有850年历史。位于巴黎塞纳河西堤岛上的圣母院建筑,总高度约130米。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最悠久和最具象征意义的历史遗迹之一,也是欧洲最著名的大教堂之一。它位于塞纳河的西岱岛上,正面宽47米,一对塔楼高69米,正厅深约125米,可以同时容纳9000人。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座完全哥德式的教堂,也是巴黎历史悠久最具代表性的古迹。法国文学家雨果于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也让这座哥德式教堂更为世界闻名。

世人为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而心碎,因为它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见证了历史的几许风雨,彰显了法国文化之都的魅力。正如法国总理马克龙所说的,“圣母院是我们的历史,是我们的文学,是我们的意象。从战争到流行病再到解放,这是我们度过最伟大时刻的地方”。

而于1860年开埠的汕头,曾领风气之先,西风东渐带来外来文化,彼时矗立于汕头市区的教堂,也许与巴黎圣母院不能相提并论,却同样彰显了当年这座城市的先进与洋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汕头百货大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汕头新华电影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汕头外马路

汕头开埠以后,来汕的传教士人数急增,一批传教机构也相继成立,从宗教的角度传授了一些西方的哲学、文学、语言和科学技术知识,客观上对汕头开埠后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

外马路,是汕头埠最早、最长、也是最具影响力的一条马路。1921年汕头设市之后,外马路布满了行政官署、各国驻汕领事馆、医院、学校,还有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汕头外马路明信片

锡安堂

1856年,基督新教英格兰长老会国外宣道会派宾为霖(Will-ianBurns)牧师及戴德生来汕,起初在街头诊病、传教。宾为霖是第一位来汕的传教士。1856年,英格兰长老会派师饶理来汕协助传教,并在1858年购得海边竹脚地建锡安堂(位于民权路口与外马路交界处,1991年原地重建市西堂),于同年11月竣工,成为汕头第一所礼拜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西堂的日与夜

当时的锡安礼拜堂所地处的外马路还没有建成,只是靠近海边的一块沙洲地,所以有“先有锡安堂,后有外马路”的说法!

伯特利堂

1920年,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第一位女西医石美玉(Mary Stone)回国后,与美国女宣教士胡遵理(Jennie V. Hughes)创立了伯特利教会,先在上海设立伯特利医院,以及学校和孤儿院。上世纪30年代,伯特利教会扩展到了上海以外的地区,其中包括汕头和厦门等地。汕头的伯特利堂(今恩典堂)就是在这一阶段建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门前的西洋女留学生塑像

解放后,伯特利堂曾经成为军队临时办公场所、工厂、学校等。1996年,李嘉诚先生和香港基督团体出资重建教堂,献名“恩典堂”,是汕头现有教堂中建筑最现代化、设备精良的教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恩典堂

天主教若瑟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主教若瑟堂

1870年,天主教传入汕头,1908年法国神父都必师在中马路建成了一座400平方米的旧式灰结构教堂若瑟堂(位于外马路红星一巷),为汕头市区天主教的主教堂。1918年建成的老市区天主堂,是法国天主教粤东教区主教居住地,称“主教楼”,是汕头第一座钢筋混泥土建筑。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位于汕头澄海的禄格堂。尖顶、尖拱门、拱券、轮窗、玻璃墙圣经画、大门上的图案:面饼葡萄叶、“圣三”符号......这座教堂与巴黎圣母院一样,是典型的哥特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名家志

禄格堂由法籍神父罗尚德主持续建,1904年落成时,是规模仅次于广州石室(圣心大教堂)的广东第二大教堂。禄格堂建筑群总面积2100平方米,原堂区包括修道院、唱经楼、小花园、莲池、姑娘室、神父楼和主座教堂。

资料来源:人民日报、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名家志

声明:本文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