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经济下行的大背景遇到史上最多的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再次引爆教育头条。政府出台的保就业政策中,户籍放开优惠值得关注,但“抢人才”不一定代表就业宽松,很可能仅针对特殊人群。而民企调低发展预期的收缩举动,对应届生而言无异于寒潮预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新网2019年4月17日消息,2019年应届毕业生数量预计834万人,再创历史最高纪录。

这些应届生包括高职高专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硕士毕业生、博士毕业生,他们面对着30年来下行压力最大的经济局面,以及11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同比下降261万个),其中新增公务员岗位1.45万个,较往年缩水一半。

当然,已经有一部分应届生率先推迟就业了。比如,2019年报考研究生的290万学生中,应届生131万人,粗略按照录取率25%计算,大约有30—40万人。还有出国留学的应届生,估计也有30—40万人(2019年出国留学人数大约70万人)。

即使如此,压力并没有减轻太多,要知道,2019年将有50—60万中国留学生归国,加入到就业市场的竞争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政府保就业政策包括,严禁就业歧视、提供创业补贴、放宽落户条件等。

严禁就业歧视?在典型的人才高消费的就业市场里,隐性歧视随处可见,既然就业岗位供不应求,挑肥拣瘦的招聘原则便无从限制。

创业补贴有点撒钱的节奏,显然是给极少数人的优惠政策。而走投无路去创业,对于大多数毕业生而言,无异于自残。

户籍放开政策倒是值得深究。

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规定在100万—300万人口的Ⅱ型大城市可以自由落户,300万—500万规模的Ⅰ型大城市放宽落户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其中,I型大城市包括了很多省会及省级经济较发达城市,例如杭州、青岛、西安、沈阳、大连、济南、郑州、哈尔滨、长春、昆明等。

而更为“抢手”的5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天津、成都、广州、南京、武汉,“准入门槛”还是很高。

毕竟这些城市中包括了最热门的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天津、重庆两个直辖市,还有二线城市中备受青睐的成都、南京、武汉。

当然,即便是超大城市,也在出台针对优秀毕业生的落户优惠条件。例如上海2018年便开通了北大、清华本科毕业生直接落户的“绿色通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大城市、特大城市、还是超大城市,在毕业生就业、落户方面,仍将院校背景作为最重要的考量标准。

“双一流”名单中的大学、或本地优秀高校,几乎成为标配,充斥着对“教育门第”的迷信。这是否也是就业歧视呢?

政府保就业政策中并没有提到国有企业,一方面国企数量在中国经济中的占比并不高,难以支撑如此巨大的就业体量;另一方面,国企的经济效益再次遇到滑坡,无力承载吸纳劳动力的重任。

而作为雇主中起决定作用的民营企业,也纷纷调低了2019年公司发展预期,部门压缩、裁撤、公司减员的消息层出不穷。

2018年底迈瑞制药强行解约200名秋招应届毕业生的事件,似乎预示着,即使是在超大城市(比如深圳),预防私企就业的“乍暖还寒”也是必要的。

作者简介:赵刚(Andre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教育知名观察员,北京城市广播特聘教育专家,英国格拉斯哥大学MBA,获评网易号“2018态度风云榜年度耕耘作者”、腾讯教育“2017年度最具价值自媒体”、搜狐“2016年度留学类自媒体人”,撰写出版《留学的逻辑》《到英国去》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