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国学:如何做人与如何做学问,孔子怎么看?传统文化密码-7

如何做人,是很大的学问,庄子也曾经说到过这方面的问题。在《庄子》这本书里,他把有道的人称做“真人”。大家听到这个叫法,是不是感觉到很熟悉?对,我们平时经常听到的张真人、吕真人,给人的感觉好像带有非常浓厚的宗教色彩,仿佛就是相当于西方的上帝、我们中国神话传说里的神仙、佛菩萨一样。其实在过去,特别是唐朝和宋朝之后,人们是习惯于把神仙和得了道的高人叫做“真人”的。道家所称呼的“真人”,其实真正的含义,是指道德和学问都到了家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真人这个称呼相对应的,就是假人。假人的意思,就是指做人和道德没有达到最高标准的人。当一个人发挥出他的最高成就的时候,道家就把这样的人称做“真人”。在儒家的孔子看来,这就是学而之人,也就是“学”的精髓。在孔子的思想里,这一个“学”字,包括了他许多的观念在里面。

我们再来说一说学问。什么是学问?学问从何而来?对于这两个问题,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不同的回答。学问不是字面上的文字,也不是书本上的知识,学问是从人生的经验上得来的,也是要从做人做事上去体会的。不管有多少知识,终究还是为我们如何做人而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的修养如何得来,不只是从书本上的知识里得来,更重要的是随时随处随地的生活和点点滴滴的琐事,都是我们得来知识的书本,也都是我们受到教育的最好机会。孔子在后面的章节里所说的“观过而知仁”,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当我们看到别人犯了某一个错误的时候,自己就要学会从这个事情里反省和吸取教训,以便避免以后我们去犯同样的错误,这就是“学问”最真实的道理。

所以孔子在论语的学而这一章里,对我们所讲的道理,就是“学问”的这个道理。他所讲的关于学问的研究方法,就是四个随时随地要有:一是随时随地要有思想,二是随时随地要见习,三是随时随地要有体验,四是随时随地要能够反省。当然,从一开始这样做到一直坚持下去,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当你照着以上这四个方面去做,并且慢慢地体会到自己的提高和进步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到会心的乐趣,这就是“不亦说乎”的高兴之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未完,待续)

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其主要内容来自南怀瑾先生所著述的《论语别裁》。南怀瑾先生是一位国学大师,也是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

本文为作者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评论和转发。欢迎对我加关注,我们一起去探寻更多好吃好看好玩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作者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