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府文庙你知多少?

这里有两个关于泉州府文庙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个是“孔子墓”,一个是“夫子泉”,你有见过或听过吗?

府文庙占地那么大,历史那么久远,藏了许多今人所不知晓的遗迹和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府文庙里真的曾有孔子墓吗?

泉州府文庙的大成殿背后,原本有个孔子墓的,你知道吗?”84 岁的詹方环瘦瘦的,在泉州中山南路守着一家卖神像的老店,午后闷热难耐,他走到对街与人话仙,远远看到有人进店,三步并作两步小跑过来。

这个精气神很好的老人,见到相熟的人,就常常讲起他小时候在府文庙见过孔子墓。泉州文史爱好者刘志成住在中山南路的马板巷,与詹方环家相距不远,亦是老相熟,听他讲过许多次孔子墓的事。早年常出门考古的刘志成,现在因为腿脚不便,对孔子墓已做不了更多,便给95060 打来热线,希望我们可以听听詹方环记忆里的孔子墓,向广大读者发起征集,问一问:府文庙里真的曾有过孔子墓吗?

如果你有关于孔子墓的记忆,欢迎来分享。

1948 年,14 岁的詹方环终于能进学堂,父母送他到离家不远的府文庙就读平民小学。

府文庙早在1929 年就被作为学堂用,平民小学就设在大成殿两侧的走廊里。詹方环记得,当时学校的厕所设在与大成殿并排的护厝里,护厝与大成殿间有窄窄的护厝门,走过这扇门,背后是一堵一层高的围墙,将府文庙与背靠的小巷隔开。围墙与大成殿间,是约有两米宽的廊道,小学的课间时间,他常常跑到这堵围墙边玩耍。

“在大成殿背后的居中位置,紧邻着围墙有一处墓,墓碑上刻着孔子墓,墓碑下还有个石头底座。这是个土墓,墓地不大,将廊道断成窄窄的路。”詹方环和同学们常跑进跑出,对孔子墓的记忆十分深刻。

1954 年,20 岁的詹方环到浙江继续求学。多年后回来,再访府文庙,再穿过那扇门寻那个孔子墓,墓却不见了。

詹方环说,2002 年左右,大成殿背后的这堵围墙中间被拆开,建成了两间卖衣服的店,后来店被移走了,改为三间仓库,三个仓库门对着大成殿的后墙。昨天跟着詹方环再访大成殿,殿旁窄窄的护厝门上挂着“闲人免进”的牌子,门虚掩着。门内的护厝边房,被用作府文庙的视频监控室,詹方环指着的后方围墙边,看不出孔子墓的任何痕迹。

“这些年,我四处与人讲这里有孔子墓,但是大家都没听说过,更别说见过,也有许多人怀疑是我记错。”詹方环说,自己读小学时其实已相当于现在高中生的年纪,不会记错。他觉得,年少时见过的那个孔子墓,应该是个衣冠冢,他在浙江求学时也曾在杭州见过类似的孔墓。

关于孔子墓一说,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的相关工作人员说,未曾听说,也没见过府文庙有孔子墓的相关记载。

詹方环年岁已高,他希望找到与他有相同记忆的同窗或读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府文庙有夫子泉 王十朋为它写诗

行至中山路,走进泮宫口,脚步跨过洙泗桥,穿过棂星门的遗址,前往大成殿拜谒孔子……这是古代考中秀才的学子归来泉州府文庙拜孔子的旧时路,脚步轻盈,带着飒飒的风。

这也是学子们赶考之前,会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一条路。拜完大成殿的孔子,路的终点变成了棂星门边的“夫子泉”。夫子泉的井水,清清浅浅,饮一瓢清冽的夫子泉水,是求个好彩头的寓意。

鼎鼎有名的夫子泉,如今还有活水,泛黑的井盘上盖着白色的风扇罩,掩在绿化花草丛中,很少被提及,也很少被寻迹。古城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记得这口井边立着“夫子泉”的石碑,井上建着亭子,讲古先生常在亭子边说书,孩子、大人挤在这里,热闹不已。

这段热闹的记忆,可被你珍藏?家中还有夫子泉的旧照吗?同样欢迎您来分享。

这口夫子泉,建于南宋隆兴年间(1163~1164 年),是单口井,井下铺着正方形的石头埕。

清晨和傍晚的府文庙,处处散着话仙的人,棂星门遗址已成了一处舞台。

在这热闹处,舞台边三两米距离处,绿化丛中便是夫子泉的所在。泉州文化中心的许月才,翻出旧书,《泉州府志·学校》记载着,“泉旧在礼殿边,隆兴初,清泉迸出,甘香特异,教授黄启宗视役夫薙芜(除草的意思)得之,乃率诸生拜祝,环瓷其旁,名夫子泉。”

据记载,这口井水量旺盛,井上建有石亭加以保护,旁边是1.5 米高嘉靖年间立的石碑,镌刻“夫子泉”。宋朝朱州太守王十朋为它作诗:“……刺桐城中泮宫里,大成殿下新泉水,不须更以品第论,混混源流自夫子。诸生游泳芹藻间,日饮一瓢心慕颜……周流天下皆美泉,浚井得之泉更美。我来酌泉仍叩头,遐思洙泗三千游。世间何处有此水,此州无愧名泉州。”

许月才说,作诗的王十朋在泉州为官仅一年,他提倡并重视文化,修贡院修水利,这口夫子泉在他的诗里,也是泉州文脉的一种。“旧时的学子,在这里饮用夫子水,上罢了课,在这里洗笔洗砚台。”

詹方环也记得夫子泉上的亭子和那块与洙泗桥一般高的夫子泉碑。“夫子泉不远处还有个海滨邹鲁亭,每天聚集很多人,有讲古先生,和许多带上木凳子来话仙的人。不久后,这里成了中菜市,一摊摊的临时摊位摆进广场,夫子泉的亭子被拆除,井边也都是摊位。”

70 岁的薛祖瑞,也在府文庙度过童年,他不曾见过夫子泉的亭子和石碑。“中菜市场那时从泮宫口一直摆到棂星门遗址周边,这口井是这里唯一的井,收摊后,摊贩们打井水冲洗地板。”那时候,他不知道这口井叫夫子泉,更不知道它的历史和曾经的威望。薛祖瑞去年加入到古城社区营造的团队里,团队名叫“触井生情”,也是这样,他才认识了这口曾以为平凡如斯的“夫子泉”。

花岗岩质地的“夫子泉”的石碑,如今被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收藏。

刘燕婷 吕波 文/图

来源:海峡都市报闽南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