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嘉译实习生韩明雪吴文可文实习生王晓伟图

4月25日是第33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防控传染病,接种疫苗最有效。

日前,麻疹疫情在美国卷土重来。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数据显示,今年截至4月11日美国已确诊555例麻疹病例。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中说,美国于2000年宣布消灭了麻疹,但由于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降低,导致疫情再次“上演”,这是一种“倒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孩子正在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既是保护自己也能保护他人

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与规划所副所长张延炀表示,提高群体疫苗接种率最大的意义在于在大众之间形成一道无形的“免疫屏障”。也就是说,如果只有少数人接种了疫苗,大多数人尚未接种,那么,接种过疫苗的人同样会面临感染风险。以麻疹为例,如果周围的人没有接种麻疹疫苗,自己接种了,那么同样会面临感染麻疹的风险,相对于自己没接种而周围的人都接种了疫苗的情形,这种感染麻疹的概率还要更高。也就是说,有足够多的人接种了疫苗,群体接种率上去了,才能形成“免疫屏障”,病毒就很难在人群中传播开来,那些未接种疫苗或接种未起效的人,也会因此得到保护。

据郑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李锋介绍,近几年,疫苗问题一直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甚至还影响到不少家长对孩子接种疫苗一事做出正确的判断。其实,自我国实施免疫规划政策以来,大规模的预防接种使以麻疹为代表的一大部分疫苗针对性疾病的发病率降到了历史较低水平。但是,不少人却因从未发病或发病人数较少而忽视了这些疾病的风险与发病后所承受的巨大负担。

然而,控制住、发病少都不代表疾病已经被完全消灭。发达的交通网络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人口的流动,许多传染性疾病仍然存在传播风险。遗憾的是,由于部分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缺乏,没有意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孩子未能及时接种疫苗,最终失去了本应得到的有效防护。

我省稳步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平均报告接种率达90%以上

从1978年4种疫苗预防6种传染病,到目前12种疫苗预防12种传染病,我省免疫规划工作从最初的重点接种,逐步过渡到全省计划免疫,再发展到如今的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我省严格要求,规范接种,常规免疫工作稳步前进,每年平均接种疫苗3500万剂次左右,全省卡介苗、含麻疹成分疫苗、百白破疫苗、乙肝疫苗、脊灰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甲肝疫苗等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疫苗平均报告接种率达到90%以上。

通过扎实的免疫规划工作,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发病率大幅度下降。预防接种疫苗帮助人类消灭了天花,又正在逐步消灭脊髓灰质炎,目前,我省已连续19年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使无数的孩子免受小儿麻痹症带来的死亡和残疾威胁。

麻疹曾是儿童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之一,1959年平均发病率高达1541/10万,也就是说,1000个孩子当中有近16个孩子“中招”。在麻疹减毒活疫苗普及后,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目前不足1/10万。我省疾控部门在致力于为公众撑起一把“大型免疫保护伞”的道路上从未停下脚步。

预防接种是一把“健康保护伞”民众需打破认知误区

资深预防接种专家、河南省中医院二十一世纪门诊部儿童预防保健综合服务中心负责人赵荷苹主任表示,很多带着孩子前来接种疫苗的家长,既不清楚疫苗接种的时间,也不了解所接种疫苗的作用,更不知道未及时接种疫苗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由此可见,预防接种相关知识的普及非常重要。民众经常会陷入这些接种误区:

●误区一:接种过疫苗后100%不得病

接种疫苗后并不能100%地保证儿童不患病,甚至不能100%保证儿童不会患上疫苗针对的疾病。但是,接种疫苗可以大幅度降低所预防疾病的患病率,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一种疫苗只对某种特异性病原体有预防作用,但是不包括所有的类别。以流感为例,注射流感疫苗一般只对当年流行的病毒有效,并不能对所有导致流感的病毒有效。其次,由于个体差异性较大,很少一部分儿童在接种疫苗后效果不佳。最后,由于人体自身免疫系统的免疫能力是有限的,而疫苗的工作原理也正是让人们“在战争中提高作战技能”,因此,不排除少部分人在注射疫苗后仍存在轻微发病的可能性。

●误区二:只打一类疫苗,二类疫苗打不打都行

有不少家长认为一类疫苗比二类疫苗更有效、更安全,且无需自费,所以只打一类疫苗就足够了,二类疫苗打不打都行。

事实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一类疫苗与二类疫苗并非以疾病的严重程度来区分,也不是以疫苗的接种效果或安全性来区分。一般来说,一类疫苗是国家规定接种的疫苗,由政府公开招标采购、免费接种,用于儿童常规免疫接种、补充免疫和应急接种。二类疫苗则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主要用于常规免疫没有覆盖的人群接种。所以,二类疫苗作为一类疫苗的有机补充,对疾病预防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

●误区三:接种疫苗会造成严重不良反应

关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是在接种过程中家长们问的频次较多的问题。疫苗中除了有抗原之外,还添加了一些稳定剂等物质,要说完全没有不良反应太过绝对,但是这种不良反应往往出现在局部,由接种疫苗导致的全身性反应很少。

数据显示,0~4岁儿童2周患病率为17.4%,也就是说,儿童在接种疫苗之后,即使疫苗完全安全,在未来的2周内,每100名接种儿童中依然会有约17名儿童患病,由于在发病时间上与接种时间偶合,导致尽管所患疾病与疫苗接种无关,但家长们仍将其误解为预防接种后出现的不良反应,“无辜”的疫苗不幸“背锅”。

●误区四:一次只能接种一种疫苗接种多种疫苗会使效果大打折扣

很多家长认为一次接种多种疫苗会使接种效果下降,还会增加孩子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认为一次只能接种一种疫苗。

事实上,疫苗是一种“弱化版”的抗原,多种疫苗注射到体内后,不同抗原会去找不同的细胞,各走各的路,不会影响到接种效果。另外,一次接种多种疫苗,产生不良反应的风险也不会增加。即使孩子在接种后出现轻微反应,也仅仅是因其对接种的某种疫苗本身产生了反应,而不是一次接种多种疫苗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