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本报讯 今年是著名艺术家、美术教育家吴冠中先生百年诞辰,为了缅怀吴冠中先生艺术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向吴冠中先生表达崇敬之情,4月25日,由中国美术馆和清华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典藏活化’系列展:风筝不断线——纪念吴冠中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新闻会与学术沙龙活动同期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新闻会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学术沙龙活动现场

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1936年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师从林风眠、李超士、常书鸿、关良、潘天寿等大家,1947年入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油画;1950年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师范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94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常委;2002年当选为法兰西艺术院通讯院士;2010年逝世于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众在《野草》前观赏

展览分为“生命之本”“自然之意”“纯真之心”三个板块,展出了中国美术馆藏吴冠中作品57件、清华大学藏1件,共58件。在展览现场,一幅《野草》引起了观众的驻足,画面中是鲁迅神情安详地长眠于野草丛中。鲁迅在《野草》中写道:“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然而吸取露,吸取水,吸取陈死人的血和肉,各各夺取它的生存。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直至于死亡而朽腐。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我将大笑,我将歌唱。”这种生命意识引起了吴冠中强烈的共鸣。故而,在吴冠中的很多绘画中,都有一种隐喻性和象征意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1990年代后,吴冠中的创作进入了平面化、抽象化的阶段,画面中出现了很多点、线、色块,通过聚散、重复、排列和组合,构成极为单纯、和谐的视觉关系,让观画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艺术家的纯真之心。

吴冠中说:“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价值等于零”,说“从生活中来的素材和感受,被作者用减法、除法或别的法,抽象成了某一艺术形式,但仍须有一线联系着作品与生活中的源头。风筝不断线,不断线才能把握观众与作品的交流。”意思就是,自己的绘画不能脱离生活,而是要从生活中直接得来。正如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在展览序言《线的生命》中谈道,风筝不断线,这根线“是贯穿吴先生艺术生命始终的线”,同时,观众也将“从吴先生的作品中,领略其一颗永无休止的探索之心,一条不断超越自己的创新之路,一根连着传统、紧系着生活的乡愁之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展览现场

事实上,吴冠中一直在强调“风筝不断线”,即艺术创作不能远离现实生活,在抽象艺术探索的过程中,要注意不能完全抽象。造化与心源、物象与心象,经由他那颗纯真之心的提炼与升华,成为永恒的艺术之美。所以,鳞次栉比的密密麻麻的房屋构成了《围城》,漫天飞舞的墨点(蒲公英)构成了《播》,墨线(脚手架)和红、黄、绿色块(脚手架上作业的建筑工人的衣服的颜色)构成了《建楼曲》。

观众在《播》前观赏

在吴冠中的抽象画探索中,并非完全是由生活中得来的视觉形式,还有一些是梦境、想象,或者是情绪,诸如《欢乐的梦》《天外来客》《书画缘》《恩怨》等。

作为人民艺术家,吴冠中的艺术生长于这片热土,也长眠于这片热土。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艺术来自于人民之中,他的艺术和思想中饱含着深情。吴冠中先生身体力行,用自己的艺术人生谱写了中国现代美术史的华彩乐章。

据悉,展览将展出至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