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城公益行一行6人穿越2600公里,带着业主家人、绿粉和员工的爱心来到了民勤,在这片土地上,与当地人和五湖四海的志愿者一起种植梭梭,播种希望。转眼民勤之行迎来了尾声,但绿城公益永不止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种下的梭梭林,这里曾是一片湖泊

#绿城公益行·民勤日记Day3#

我们种的梭梭苗长大了!

他们扎根荒漠,昂首挺立,努力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绿城业主日记

吴顺一

“我国荒漠化土地占国土面积的27.46%,约有4亿人口受到荒漠化危害,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200亿元。”每当我读到这段文字,都心有戚戚然。参加绿城中国“拯救民勤,绿色传递”公益行动,于我而言,是一种力所能及的支持,更是一种身体力行的实践。

1

一座城,一颗心12年的坚守

当我们一行人风尘仆仆地从杭州千里迢迢来到民勤,迎接我们的是拯救民勤志愿者协会总干事、负责民勤本地民间治沙志愿工作的马俊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发起人马俊河指导梭梭种植

这位1981年出生、土生土长的民勤汉子脸上总是挂着笑容,眼睛里释放着活力和希望,他12年无怨无悔坚持在民勤抗沙第一线的故事更是令人敬佩。

我们知道,小马哥一个人孤独地在风沙中前行,直到2012年《杭州日报》对他志愿治沙的事迹进行报道,引起了包括绿城在内的社会各界企业、团体、个人的关注和支持。从此爱心汇聚民勤,小马哥不再是孤独一人,八方爱心力量集聚,前行路上我们众志成城,凝聚成一颗坚定不移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

一座城,一群人世代的抗争

民勤县是甘肃省武威市下辖县,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以“俗朴风醇,人民勤劳”易名。

20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因为城市发展、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激增,生活、工业、农业大量用水导致地下水位骤降,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2年,民勤的荒漠化面积已占土地面积的94%,被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三面包围的民勤,荒漠边缘以每年3至4米的速度向绿洲推进。沙尘暴袭击民勤的次数越来越频繁,特别是1993年5月5日和2003年4月23日两次特大黑风暴灾害,令民勤损失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民勤的第二天,我们来到民勤防沙治沙纪念馆,参观了民勤人民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与风沙抗争的历史。这座茫茫大漠之中的绿洲是那样美丽却又脆弱,这里的人民是那样的倔强与坚韧。他们世代生活在这片土地,饱经沧桑磨难却又不屈不挠。在观看民勤黑风暴纪录片的时候,那铺天盖地的黄沙和恍如世界末日的场景给了我极大的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想起了上午参观“沙上墙,羊上房”的那个偏僻的小村庄,他们第一代第二代房子已经完全掩埋在沙土中了,可这20多户人家毅然建起了第三代房子,坐北朝南抵御来自北方的风沙,因为在房子的南边,是他们绿油油的农田。

这一刻,我理解了这片土地的人们,他们永远不会放弃这片土地。

3

一座城,我们都在行动

犁出沙沟—铺设草方格子—挖坑—放入梭梭树苗—浇水—培土,我和来自杭州的小伙伴们一丝不苟按照民勤人民创造的、被竺可桢先生称为“母亲抱娃娃”的方式在四方墩植树。在治理民勤荒漠化问题上,除了政府主导开展的民调工程、关井压田、水权水价改革、修建水库、生态移民和大规模植树造林等工程外,马俊河发起的民间拯救民勤绿色公益行动也发挥了重要积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止2019年4月,马俊河已经累计种植梭梭树3万亩,越来越多的企业、团体和个人加入到这项公益行动中。这次在民勤与我们一起同行的除了绿城的业主和同仁之外,还有来自《杭州日报》、杭州大剧院、杭州观成中学、中国移动的志愿者。在种植梭梭树的现场,我们遇到了来自南京国际学校的志愿者,来自澳洲、西班牙、韩国的留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与我们一样挥汗如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拯救民勤、绿色传递”活动中,我们并不是独行。绿城中国自2015年加入这项公益事业中,已经累计种植梭梭树面积破千亩,绿城的业主家人和员工用爱心在民勤的黄沙大漠中点亮属于自己的一抹绿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短短四天的民勤之行,让我走近民勤深入了解到这座城市和他的人民,让我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日子的经历见闻,让我深信:“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不仅仅是句口号,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不懈努力,终有绿梭成林之日!

本文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

《杭州日报》张磊、观成中学赵彥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