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唐封叶

前言

说起秦人的都城,大家首先会想到咸阳,多数人也只知道咸阳。其实自周孝王封非子、秦人建立附庸政权开始,一直到秦朝灭亡,共历时约700年,咸阳只是秦人最后一个都城,作为秦都的时间不过140多年,只有秦政权寿数的五分之一。在历史上,有秦人“九都八迁”之说。那么两周时期秦人的九个都城究竟都在哪里,每个都城被使用了多少年,秦人又为什么屡次迁都,本文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

秦人的起源和早期历史

在正文开头,我们有必要先说说秦人的起源和早期历史。

秦人本是东夷后裔,秦人的始祖故事“女修吞卵生大业”与商人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传说几乎如出一辙。大业之子就是传说中辅助大禹治水的功臣伯益。伯益因治水之功被赐予嬴姓,他最初的居住地在今天河南东北角的范县一带。4000多年前那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润,伯益一族收获了谷物后,就把谷穗放在石臼里舂捣,以取出谷粒,所以被叫做“秦人”。因为“秦”在甲骨文里写作

,就像两只手拿着一只杵,在捣下面的两棵禾。范县也即最早的“秦”地。

伯益死后,他的后代流散四方。夏末,伯益二儿子若木的后代费昌,以成汤御手(司机)的身份参加了商人灭夏的“鸣条之战”。因为开国战功和秦人与商人的近亲关系(都源自东夷集团),嬴姓一族在商朝颇受重用,混得风生水起。商朝第九位君主太戊在位的时候,伯益大儿子大廉的后代孟戏、中衍(yǎn)也得到赏识,都做了商王御车的“司机”。

商末,中衍的后代中潏(jué)被商王(大约是商朝倒数第二位王帝乙)封在商朝西部,也就是今天山西省南部的霍太山一带,替商朝抵抗戎狄、保卫西部边疆。中潏的儿子叫飞廉(又写作蜚廉),孙子叫恶来。那时费昌也有个著名的子孙叫费仲。众所周知,费仲、飞廉、恶来三人都是商纣王驾前的宠臣和红人。

后来武王伐纣,恶来和费仲因效忠纣王,力战后被周人俘杀。飞廉因出使在外躲过此劫,先是潜回封地霍太山,几年后又追随商王子武庚(禄父)发起反周叛乱,最终被东征的周公旦斩杀于东海边。作为对“前朝余孽”的惩罚,周公旦将飞廉小儿子季胜在内的飞廉族人千里发配到西部边陲邾圉(今甘肃甘谷县西南),让他们为周人戍边防御戎人。邾圄邾圉因此成为周代秦人在西部的第一个落脚点。

周代秦人建政后的“九都八迁”

秦人第1都:秦邑(今甘肃清水县北)

起止时间:约前890年—前822年(历时60余年)

居住君主:非子、秦侯、公伯、秦仲4人

很多人听说邾圉在甘肃省,可能自然而然地把那里想象成一个黄土满天、不长寸草的干旱荒凉地方,其实这种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如果现在您来到甘谷县西南的古坡乡一带,会发现那里是一片高原草原,森林茂密,水丰草茂。3000多年前的西周初期,黄河流域气温比现在普遍要高两三度,而且自然没有受到人为破坏,所以当时邾圉的水土风貌比现在要更好上一截。飞廉族人在邾圉当地开垦土地种植五谷,并放牧牛羊马匹兼营畜牧业,生活逐渐安定。

甘肃甘谷县朱圉山

周成王时,成王宠信季胜的长子孟增,封其于皋狼(今山西吕梁市离石区西北);周穆王时,穆王又重用孟增的孙子造父,封其于赵城(在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东北)。因此西部嬴姓人在周朝的政治地位逐渐有所提高。

周朝自周懿王之后,国势日衰,四方戎狄交替入侵。戎人侵扰周朝时,仍居住在邾圉一带承担戍边任务的嬴姓飞廉后人肯定是首当其冲,自此以后他们与西戎之间的冲突也日益频繁、激烈起来。因为嬴姓在当地已经居住四、五代人以上,邾圉一带早已经成为他们的家园,所以他们不但是在为周人作战,更是在为自己而战。就这样,不断的冲突和战争,逐渐让身处西部军事一线的嬴姓飞廉后裔们养成了英勇彪悍、坚韧执拗的性格。

到西周第八位天子周孝王在位时,周朝国力日衰。周孝王为增强军力,非常重视改善马政。当时飞廉长子恶来的后代、飞廉的七世孙非子居住在邾圉南面的西犬丘(又名西垂),也就是现在甘肃礼县东部一带。孝王听说非子善于养马的名声,又得知他是穆王时首席御手造父的本家侄孙,于是就任命非子主管汧(qiān)水、渭水交汇处的朝廷牧场(在今天陕西宝鸡市东)。这非子还真没给推荐人和叔祖造父丢脸,在他管理下,朝廷的马儿被养得膘肥体壮,马群也迅速繁殖壮大。为奖赏非子养马之功,周孝王本欲让非子父亲大骆把非子立为继承人,但大骆正妻、申侯之女已经生下一个叫成的嫡子,周孝王不好得罪申侯,就把非子别封在一个叫“秦邑”的小城邑。话说这秦邑在哪里呢?它就在西犬丘东北方向约百余公里处,也即今天甘肃清水县城北的李崖遗址一带。因为地方小(方圆不足五十里),够不上诸侯的标准,所以当时的秦只算是“附庸”,“附庸”没资格直接跟朝廷打交道,只能依附于某诸侯国。这个处在“秦邑”的附庸小政权,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秦国”的最初雏形!

非子去世后,他的儿子秦侯、孙子公伯、曾孙秦仲先后接班,都在秦邑做“城主”,为周人御边。

秦人第2都:西犬丘(又名西垂,在今甘肃礼县东)

起止时间:前822年—777年(历时46年)

居住君主:秦庄公、秦襄公2人

周宣王初年,秦仲奉周天子之命讨伐来犯的西戎,不幸战死。秦仲之子秦庄公等五兄弟立志为父报仇,他们带着本族族军和从周朝借来的7000周军反攻西戎,一举收复被戎人侵占的本族旧地西犬丘(在今甘肃礼县东大堡子山遗址)。周宣王闻报大喜,就顺势把西犬丘也赐给了秦庄公,并封秦庄公为西垂大夫(西犬丘又名西垂)。就这样,秦人的地盘陡然间扩大了数倍,不久秦庄公就把都城从秦邑又搬到了祖居地西犬丘。

大堡子山城遗址

秦人第3都:汧邑(在今陕西陇县东南)

起止时间:776年—766年(历时11年)

居住君主:秦襄公1人

周幽王四年、秦庄公四十四年(前778年),西垂大夫秦庄公秦其去世,随后他的二儿子继位,这就是秦襄公。两年后(前776年),可能是为了补偿把君位让给自己的大哥世父,秦襄公把西犬丘城让给他居住,自己则迁都到陇山东边的汧邑(在今陕西陇县东南)。而且汧邑离当时的周朝都城镐京也更近。不过当时秦人宗庙还在西犬丘,汧邑仅是陪都性质。

不久,因周幽王废除出身西申国的申姜王后和太子宜臼,宠信褒姒和伯服,周朝和西申国发生严重冲突。据“清华简”《系年》记载,先是周军围攻西申,后来西申招引犬戎反攻周朝,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期间秦襄公曾将兵救周,后被周平王封为诸侯,并开“空头支票”赐予秦人“岐山以西之地”,秦人正式立国。

受封后,秦襄公在西犬丘设立“西畤(zhì)”,举行祭祀白帝少昊氏的典礼。在之后的五百余年里,畤祭就成为秦国特有的祭天典礼。

接下来的几年里,秦襄公率领秦军马不停蹄地与渭河平原西部的戎人部族交战,也收复了若干块被戎人占领的土地。秦襄公十二年(周平王五年、周携王五年、前766年),秦襄公率领秦军讨伐戎人,打到了周人的龙兴之地岐山脚下,战斗中秦襄公本人可能受了伤,史书说他死于军中,没能看到秦人占据平王许诺的所有土地(即岐山以西)的那一天。

秦人第4都:汧渭之会(在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古汧水西岸)

起止时间:前762—715年(历时48年)

居住君主:秦文公、秦宪公2人

秦襄公去世后,其子秦文公继位,最初居住在秦人“圣都”西犬丘的西垂宫中。他也是一位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念念不忘打下平王“赐予”的岐山以西之地,实现秦国的东扩大业。于是秦文公三年(周平王八年、周携王八年、前763年)年底,文公以打猎为名,带700将士出宫东行,翻越陇山,进入渭河平原的西端。秦文公四年初,他们来到了所谓的“汧渭之会”,也就汧水(今写作千河)和渭水的交汇处,在今天陕西宝鸡市一带。

两河所夹的三角洲,土地自然十分肥沃,这里又是当年非子为周孝王养马的旧地。于是秦文公拍板,命令在汧渭之会修造宫室房屋,然后定居于此。这时西犬丘依然保留秦人的宗庙,不过秦国的政治重心实际已经东移了。

秦文公在位50年去世,熬死了儿子静公,由孙子宪公继位。

秦人第5都:平阳(在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阳平镇,古汧水东岸)

起止时间:前714年—前678年(37年)

居住君主:秦宪公、秦出子、秦武公3人

秦宪公二年(714年),秦宪公基于向东扩张的既定国策,又在古汧水东岸(今宝鸡市陈仓区东部)修筑了一座新宫——平阳宫,并迁居那里。值得一说的是,无论在汧渭之会还是在平阳,秦君都是先盖一片宫殿群居住,并没有修筑相应的外郭城墙。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秦国国力有限,另一方面更是受秦人不断追求扩张的精神所影响——秦人正在不停东进,谁知道会在一个地方住多久?

接下来,秦宪公追寻爷爷开拓的脚步,继续扫荡渭河平原上的各种敌对势力。经过宪公十余年征战,秦国的东界从岐山一带推进到丰镐一带,东扩了约200里,渭河平原的三分之二都被秦国占领。

可惜秦宪公英年早逝,22岁就死了。当时担任秦国大庶长的三个权臣弗忌、威垒和三父为了长期控制国政,废长立幼,拥立了年纪最小、当时仅5岁的出子做了秦君。秦出子六年,费忌等人弑杀秦出子,又拥立宪公长子武公。秦武公三年(周庄王二年、前695年),原本唯唯诺诺的武公突然发难,逮捕了弗忌、威垒和三父这三个权臣。实现亲政后,秦武公先后在边地设置了冀县(今甘肃甘谷县南)、邽县(今甘肃天水市南)、杜县(今陕西西安市南)和郑县(今陕西渭南市华州区)等县,加强了对国土的控制。

周代秦人前期迁徙图

秦人第6都:雍城(在今陕西凤翔南)

起止时间:前677年~前384年(历时280余年,中间秦灵公短暂迁都泾阳)

居住君主:秦德公、秦宣公、秦成公、秦穆公、秦康公、秦共公、秦桓公、秦景公、秦哀公、秦惠公、秦悼公、秦厉共公、秦躁公、秦怀公、秦灵公、秦简公、秦后惠公、秦出公、秦献公19人

秦武公去世后,他的二弟秦德公继位,不知道这是不是武公为防止再次出现权臣篡权而做出的政治安排。当然德公上台后也没有亏待自己的侄子、秦武公之子公子白,他把宪公、出子、武公三君居住的平阳宫及周边土地分封给公子白作了封邑;德公自己则另选雍地(在今陕西凤翔南)修筑了大郑宫,作为国君的驻地。

德公为何选择雍地?因为平阳虽在汧水以东的渭河河谷,交通便利,便于秦人东进,但却有地方局促、不便于防守的弊端。而雍地地势辽阔,土地肥沃,西面、北面有灵山、君坡山,东面、南面有横水河和汧水、渭水,因而安全性较高,所以后世十几代秦国国君也都在大郑宫周围修筑宫殿、宗庙、祭祀场所等建筑,一个著名的雍城就这样出现了。不过要说明的是,最初雍城也是没有外郭城墙的,只是一片宫殿群附带一片普通居民区和手工业区等。定都雍城的头100多年,秦国国力强大,周边威胁,已经无需修筑城墙。雍城的外郭城墙要晚到春秋末年的秦悼公在位时期(前490年—前477年)才修筑。

经考古发掘确定,秦国雍城城址东西长近3500米,南北宽近3100米,总面积达1000多万平方米,其中宫殿、宗庙、墓葬的规模都十分宏伟高大,富丽堂皇。要知道当时周天子居住的王城也不过是2890米(东西宽)×3700米(南北长)的规模。秦穆公时西戎使者、祖籍晋国的贤臣由余曾惊叹雍城的壮丽奢华,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所以雍城是秦人走向兴盛的起点,是秦人第一个有大国气象的国都。秦人的各种祭祀场所也密布雍城周边,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充分显现雍城的重要性。以至于后来秦国虽然迁都咸阳,但重大祭祀和典礼活动依然在雍城举行,如秦王嬴政举行冠礼就在雍城蕲年宫。如果说西犬丘作为“立国之都”是秦人第一“圣都”,那雍城就是秦人的第二“圣都”。

雍城遗址位置示意图

德公在位短暂,他死后长子秦宣公、次子秦成公、三子秦穆公先后继位。秦穆公是春秋时期有名的明君。他用五张羊皮换来贤臣百里奚,向东“三置晋君”、灭梁国、芮国,与晋国大致以黄河为界;他用计赚来贤臣由余,大胆信用“殽之战”的败将孟明视,向西“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至此秦国疆土和国力达到春秋时期的顶峰。

但秦穆公死后,随着晋国的霸业日益巩固,秦国相对衰落,秦人河西土地逐渐被晋人蚕食。秦桓公、秦景公时,晋国两次(即麻隧之战和迁延之役)攻入秦国腹地,前一次打到侯丽(今陕西礼泉东),后一次逼近秦都雍城,秦国威望一落千丈。春秋末期雍城外郭城墙的修筑,其实也是秦人感觉安全上已经受到严重威胁的表现。

秦人第7都:泾阳(今陕西泾阳西北)

起止时间:约前422年—前415年(历时近10年)

居住君主:秦灵公1人

战国初年赵、魏、韩消灭智氏,三分其地,三家族长成了没有诸侯头衔的诸侯。魏氏魏文侯用李悝变法,用吴起编练“魏武卒”,国力军力实现飞跃发展,成为战国第一强国。与此同时魏氏积极向西方拓土,与秦国争夺河西之地(黄河以西、古代北洛水以东的区域)。

在秦、魏倾力争夺河西之地的时候,秦国都城雍城位于整个渭河平原西端、对河西之地鞭长莫及的弊端就充分显现出来。这时期,秦躁公病死无子嗣,从晋国回国继位的秦怀公企图进行改革,重振秦国声威,结果却因触动旧贵族势力被弑杀。此后群臣拥立秦怀公之孙秦灵公继位。为了方便指挥东部战事,同时也为了摆脱雍城旧贵族的势力,秦灵公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将都城从雍城(在今陕西凤翔南)东迁到航空距离300余里外、位于整个渭河平原中端的泾阳(今陕西泾阳)。灵公迁都泾阳的具体时间史书无载,但应在灵公三年之后。这泾阳是军事要地,麻隧之战和迁延之役时,晋军都从泾阳渡过泾河西进。不过考古没有在泾阳一带发掘出大型宫室遗址,显然泾阳仅为军事陪都性质。秦灵公死后,他的儿子公子连(即后来的秦献公)年幼,群臣从晋国接回了灵公的小叔、秦怀公的小儿子悼子并立他为君,悼子也就是秦简公。公子连则被迫出逃三晋。虽史书没有明载,但此后秦国都城应又迁回了雍城,因为一则秦简公继位相当于是篡位,他必须否定秦灵公的一些措施,躲开秦灵公势力较大的泾阳;二则史书记载,秦灵公、秦简公及之后的秦后惠公都葬在雍城,《吕氏春秋》则记载秦出公被杀于雍城,所以泾阳并未作为秦都很久。当然不排除秦简公、秦后惠公在与魏国争夺河西期间,都曾驾临泾阳坐镇指挥。

秦人第8都:栎阳(在今陕西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

起止时间:约前383年—前350年(历时34年)

居住君主:秦献公、秦孝公2人

秦简公六年、魏文侯十六年(前409年),魏国以名将吴起为统帅,出动精锐的魏武卒大举伐秦。次年,几乎全部河西地区被魏国占领,魏人还于当地设立“西河郡”,并任命吴起为首任西河守。

魏国鼎盛时期西河郡范围示意图(粉色区域)

秦简公痛定思痛,实行“初带剑”、“初租禾”等改革。秦后惠公在位时期恢复与楚国联盟,继续与魏国争夺河西,但败多胜少。秦后惠公死后,年仅1岁多的秦出公继位,其母小主夫人摄政。在外流亡30年的秦灵公之子公子连从魏国返回,在国内庶长菌改的帮助下进入雍城夺取君位,并给自己改名为师隰(xí),史称秦献公。

秦献公对三晋的变法内情了解很深,登基之初就大力实施革新政策,颁布了“止从死”的命令,即废除了秦国实施近400年的野蛮人殉制度。秦献公二年(前383年),秦献公下令在东方战略要地栎(yuè)阳(在今陕西西安市阎良区武屯镇)修筑城墙,并把都城从雍城东迁到那里。据考古发掘,栎阳城遗址东西长1.8公里,南北长2.4公里。栎阳距离魏国设置的西河郡非常近,仅仅只有百余里的路程。秦献公把都城迁到“前线”,显然是要显示向魏国收复河西失地的决心和壮志。而且通过迁都,秦献公还可以躲开旧贵族势力盘踞的旧都雍城,进一步抓牢权力,顺利推进改革。

秦汉栎阳城位置示意图

迁都栎阳后,秦献公接连进行了推广县制、“初行为市”(在国都内设立贸易商行)、“户籍相伍”(把全国人口按照五家为一“伍”编制起来)等改革,大大加强了国家对基层的控制,方便国家征发赋税和军队。这些改革尝试,为秦国的进一步变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秦献公二十三年(前362年),献公驾崩,其子孝公继位,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在栎阳“徙木为信”,颁布了以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重农抑商、什伍连坐制、“分户令”、燔烧儒家典籍等第一批变法法令,秦国国力显著提升。

商鞅在栎阳城“徙木为信”

秦人第9都:咸阳(今陕西咸阳)

起止时间:前349年—前206年(历时144年)

居住君主: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秦二世、子婴共9人

商鞅初次变法时,秦国趁魏国在桂陵之战(即“围魏救赵”之战)惨败,一度收复少梁、元里等西河失地,并攻占河东魏国旧都安邑。但中原混战结束后,魏国发起对秦国的反扑,秦国又被迫退出上述地区,显示秦国的国力尚未能完全压倒魏国。随后商鞅开始主持第二阶段变法,第一项措施就是迁都。

当时栎阳虽然更靠近河西前线,便于指挥河西争夺战,但是随着秦国的不断发展,它作为一国都城的弊端却显现出来:位置过于偏向东北方向,地方局促不利于进一步发展。此外,栎阳作为都城30多年,这里又积聚了大批守旧势力。因此为进一步摆脱束缚、推进下一步改革,并为秦国寻找一个更有前景的都城,秦孝公十二年卫鞅奉孝公之命在泾阳正南方、渭水北岸边的咸阳修筑宫阙,并于次年正式迁都那里。(《史记商君列传》云秦自雍城迁都咸阳,应该是因为献公虽迁都栎阳,但是为临时性质,法理上的秦都仍在雍。)

相比偏东北的栎阳,咸阳几乎在整个秦国的中心位置,而且因为靠近渭河,交通更为便利,尤其是方便秦国东出崤函古道争夺中原,说明秦国君臣已经有了更大的抱负和视野。从经济角度看,咸阳一带的土地更加肥美,因而农业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从历史角度看,咸阳距离西周的丰镐二京非常近,文化积淀深厚,“王气”十足。所以自秦孝公迁都咸阳直到秦朝灭亡,140多年间秦人再未更换都城。

秦都咸阳位置示意图

迁都咸阳后,商鞅又颁布全面推行县制、“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等法令。秦国变法虽然在六国中较晚,但是“后来居上”,涉及面最广,对社会触动最大,终于使秦国发生脱胎换骨的变化,把秦国打造为一个“利出一孔”(耕战)、官府控制一切、个人和社会萎缩到极点的“军国主义国家”。秦人本就尚武,而在商鞅的这一整套制度设计下,秦国能最大限度攫取国内人、财、物力,六国却因主客观因素做不到这点,自然不是对手。此后商鞅虽被孝公之子秦惠文王所杀,但“秦法未败”。秦惠文王在位期间,用张仪连横,收复河西、上郡,灭巴蜀、败楚国,自称秦王,成为秦国第一王,中原诸侯(不包括楚、越等边远之国)中第三个称王者(第一二为魏惠王和齐威王);秦昭襄王用范雎为相、白起为帅,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大败魏、楚、赵等国,灭周迁九鼎,为统一奠定基础;最后秦始皇“奋六世余烈”,终于吞并八荒、成就帝业。

商鞅建造的咸阳城本在渭河北岸,随着秦国的发展,昭襄王以后城市逐渐延伸到渭河南岸,中间有桥相连,成为一个横跨渭水两岸的大型繁华都市。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又修建六国宫室、阿旁宫、极庙等建筑,一直到秦朝灭亡咸阳都在不断扩张中,离宫别馆更是分布在几百里范围内,咸阳从秦国都城变为气势宏伟的“天下之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考古学者至今没有在咸阳地区考古中挖掘出秦代咸阳城的外郭城墙,显示它与雍城、泾阳、栎阳等秦国之前都城和东方各国的都城不同,应是一个没有外郭的开放型城市,就像现代城市一样。前面介绍过,秦人自东越陇山以后,在汧渭之会和平阳宫都不曾给都城修筑外郭城墙,迁都雍城以后也是过了190多年才修筑了雍城的外郭城墙。秦人这样做,一方面是国力所限,更重要的是秦人一直都有积极开拓进取的精神,不愿被束缚被局限。尤其是自秦孝公之后,秦国国力蒸蒸日上,一个时刻想东进拓土的民族,自然不需要再给自己的都城加盖一圈防御性的城墙了。不过最后刘邦义军挺进关中,子婴无城可守,也是秦人始料未及。

当然,最后秦朝灭亡,并非定都咸阳之罪,而是因为商鞅建立起来的那种“极大国家、极小社会”的专制国家模式对百姓的控制极为严密,到秦始皇、秦二世时他们或好大喜功或奢侈无度,对人民的压迫和盘剥到了让人无法承受的地步,最后秦王朝的大厦只有轰然倒塌。

总结

自周孝王封非子直至秦朝灭亡,秦人先后拥有秦邑、西犬丘(西垂)、汧邑、汧渭之会、平阳、雍城、泾阳、栎阳、咸阳等九个都城,总体趋势是由西向东。秦人的每一次都城迁移,都体现了秦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进取性,最终都扩大了秦人疆土、增强了秦人的力量。具体说,其中秦邑虽然最早,但是当时秦人地位低微、势力弱小,因此并无像样的宫室和祭祀场所;汧邑、汧渭之会、平阳都是秦君东进过程中探索性的临时性驻地,泾阳和栎阳则是秦人与魏国争夺河西时的军事性都城;九都之中,在秦人心目中最重要的是西犬丘、雍城和咸阳这三都,西犬丘是秦襄公设立“西畤(zhì)”祭天立国之都,雍城是秦人历时时间最长、祭祀功能齐备的礼制之都,咸阳是秦国统一天下之都。了解了秦人的九都和迁徙过程,秦人从初兴、崛起到强大、统一的700年发展脉络即尽收眼底。

秦人“九都八迁”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