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蔡静 综合报道

近期多家院线上市公司一季度交出的“答卷”难言乐观,万达电影、金逸影视、横店影视等多家公司业绩出现下滑。上述情形与整体电影市场不振存在密切关系。一季度,电影市场遭遇票房收入与观影人次“双降”,头部影片票房也不及预期。行业出现困境也滋生出一些不良现象,部分影城被爆存在“偷票房”及强制退票等行为。

业内人士指出,院线及影城不应“靠天吃饭”,应该积极主动提升服务质量,留住观影人群,并积极尝试多业态经营以强化核心竞争力。

业绩疲软

几家主营院线业务的上市公司业绩均不甚理想。一季度,万达电影实现营收39.13亿元,同比下降6.98%;净利润4.26亿元,同比下降21.12%。横店影视一季度实现营收8.74亿元,同比下降6.17%;净利润1.59亿元,同比下降15.76%。幸福蓝海一季度实现营收6.1亿元,同比增长24.31%;净利润1321.8万元,同比下降70.65%。金逸影视一季度实现营收5.62亿元,同比下降4.54%;净利润3231.03万元,同比下降42.59%。

对于业绩下滑的原因,幸福蓝海认为部分系整体市场影响。公司称,一季度受全国电影市场票房同比下降的影响,公司票房收入有所减少。行业龙头万达电影亦有压力。方正证券指出,万达电影一季度国内影投票房22.2亿元,同比下降10.6%,国内票房市占率为12.9%,比上年略有下滑。同期单银幕产出45万元,比上年减少10万元。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电影票房为186.17亿元,去年同期则为202.19亿元,两者相差近16亿元。观影人次亦大幅下滑。一季度观影人次为4.8亿,去年同期为5.61亿。不过,平均票价传来“涨声”,相比去年同期增长7.48%。一季度,前十位影片累积票房为143.56亿元,去年同期为149.14亿元;一季度票房破亿影片23部,去年同期为27部。

影院扩张速度呈现放缓态势。中泰证券统计了截至4月5日的影院数和银幕数量(统计范围为有票房记录的影城),影院数量为10475家,较2018年末10416家仅增加59家;银幕数为62206块,较2018年末61517块仅增加689块。其认为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在于大量中小影城开业难以覆盖成本,处于停业阶段,未有票房记录。这部分数量抵消了新扩张的份额。因此,从数据上看增长明显放缓,也从侧面反映了行业去化在加速。

创新模式

院线盈利能力下滑,非票收入成为众多院线所看中的战略方向。以美国最大院线AMC为例,该公司营业收入中票房占比仅62%,卖品占比达33%。随着票房增速放缓,中国各影投公司均开始发力广告和卖品等非票收入。2015年-2017年,上市影投公司非票房收入占比均出现不同程度上升,但卖品收入占比与AMC仍有明显差距。考虑到中国影院普遍坐落于城市综合体,周边小吃、奶茶与影院卖品形成直接竞争,且中国观众对爆米花偏好度较低,恒大研究院认为卖品收入占比大幅提升的可能性较小,影院营销广告或是未来非票收入提升的突破口。

万达电影在营销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2018年,万达电影先后打造“朕要看电影”、“大片季”、“爆米花节”、“百日观影节”等专属IP活动;跨界合作故宫食品、哈根达斯等品牌,推出特色衍生品;大力拓展咖啡业务,覆盖14个城市;创新电影营销业务,合作营销165部影片,多维度发展非票房业务。

在影院线下流量入口属性未改变的情况下,如何变现流量是影院商业模式重构的关键。业内人士指出,影院可横向拓展产业链,推动影院与零售、餐饮等业态融合以提升ARPU值,或者纵向延伸产业链,借力渠道优势切入内容制作,利用用户触达和数据助力电影制作和营销。

各家影院纷纷试水差异化以打造核心竞争力,多业态经营正是差异化战略的典型路径。横店影视旗下的高端品牌纷腾生活馆将餐厅、酒吧和咖啡厅等融入影城业态。金逸影视旗下的杭州西联广场金逸影城主打“IMAX+杜比”技术牌,推出特色床厅。

“如果电影院可以送外面好喝的奶茶和炸鸡,是不是上座率可以上三四个百分点?现在都不行,电影院目前靠卖品赚钱。很多电影院一瓶水卖25块钱,有人因为水太贵就不去了。”北京一家大型影视公司高管坦言,要解决这个问题目前还有难度,因为涉及商业模式问题。

前述高管认为,影院不应一味“靠天吃饭”,应该主动提升服务才有希望。未来需要在上座率、观影预期管理及口碑评分层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