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咸平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发表过关于减负的观点,在他看来,减负就是个伪命题,他以大学的入学率为例,解释道:“美国学生都想进哈佛大学,日本学生都想进东京大学,中国学生都想进北大、清华。那么按照高中毕业生人数计算,进这些大学的比例是多少呢?哈佛大学的比例是0.06%;东京大学的比例是0.19%;中国呢,能进北大或者清华的比例是0.0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减负,我们知道根源在于评价制度,单一的分数评价机制是导致学生负担过重的根本原因。很多人内心里都有一种声音:“因为学生家长的根本需求未变,所以即使出台了相关政策也没用”。

所谓的根本需求,也就是争抢顶级教育资源的需求。通俗来讲,就像郎咸平说的,进入顶级大学的需求。之所以用“争抢”这个词,主要出于我们国家教育资源的不均衡:重点学校就那么几个,好的老师也就那么些个。尤其是贫困地区,鉴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教育资源的匮乏,让这些地区的学生难以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海战术、有教无类、教育资源不公平导致学生学习必须要“苦学”,也间接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减负问题“居高不下”。而与之相对的则应该是个性化学习和优质教育资源的普及。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利用AI助推个性化学习已成为教育机构的研发重点。比如,日前在全国备受家长和学生热捧的优鸿人工智能课堂,已经实现AI完全替代老师进行知识授课,能通过AI算法定制个性化辅导方案,有效避免题海战术,把孩子从低效耗时的题海中解脱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随着AI的发展,有望解决教育不均衡的问题,利用线上资源,为三四线城市的教学提供优质课程和师资弥补当地教育资源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科技助力教育更好的未来,已经不是空谈,教育正在切切实实地享受着科技带来的红利。教育“减负”时代,我们希望每一个教育人和人工智能从业者,将教育改革的责任扛在肩上,加速推动中国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