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震泽古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西南部,古称“吴头越尾”,也是吴江市的“西大门”。震泽在宋绍兴年间即已设镇,震泽名胜古迹众多。古桥、古塔、古寺、古庙、古宅等,震泽有名的八大景观分别是:慈云夕照、飞阁风帆、复古桃源、虹桥晓眺、张墩怀古、普济钟声、康庄别墅、范蠡台。但在众多的历史文化古迹中,最为古老,最具影响的是慈云塔寺、师俭堂、王锡阐墓等,并已列入省重点保护古迹。今天我们来看的就是这座慈云塔。

位于宝塔路边上的这座慈云塔最早建于赤乌三年(238-251年),可谓是历史悠久,慈云塔的塔身呈六面五级,砖木结构,由塔壁、回廊和塔心组成。塔内的第四、五层有楠木刹柱直透顶端。每逢夕照之时,登塔远眺,北望洞庭,南瞰麻溪,便是《震泽八景》中的“慈云夕照”。塔外观翼角檐,玲玫挺秀,塔下有禹迹桥,塔桥相映,别有奇趣。登塔可观赏震泽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能蹬上慈云塔真的是很幸运,要知道这座慈云塔现在是极少开放的。据说前些年曾经对游客开放过,但后来可能是考虑到安全性的问题吧,就很少对游客开放了。寺内左边有鼓楼,右边有钟楼,中间大雄宝殿,在大殿前面有尊观音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云寺占地九亩,始建于宋咸淳年间(1260-1274年)。明正统年间僧道泽重建,旧名广济寺。天顺年间御赐“慈云禅寺”额。清康熙七年、二十年、二十二年、二十三年,乾隆十八年和五十三年,以及在道光十六年多次对慈云塔和寺庙进行修建或增建。如今的慈云寺,寺内干净整洁,观音菩萨像前的大香炉始终是青烟缭绕,时不时的便会有三三两两的善男信女们过来上香许愿,以求得菩萨保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慈云塔的最低层的塔檐上,挂着很多小铜铃,每当有风吹过,这些铜铃便会像风铃一样叮当作响。半于该塔的来历,据导游介绍说,传说三国时期,在那场很有名的赤壁大战之后,孙权派鲁肃到刘备那里讨还荆州未成,就采纳周瑜的“美人计”,诱杀刘备。刘备在军师诸葛亮巧妙安排下与孙夫人(孙权之妹)完婚后,双双顺利归蜀。不久,孙权以国太病重,谎骗孙夫人归吴后不再放回,孙夫人日夜思念丈夫刘备便积忧成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太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后经苦思良策,便择定在太湖边上的震泽镇东建一塔,六面五级,层层设通道回廊,以供孙夫人观景消愁。自塔建成之后,国太便携孙夫人逐级登高,北望洞庭,南瞰麻溪,碧波绿野尽收眼底,顿觉心旷神怡。自此以后,孙夫人便住在塔下,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登高眺望,寄托相思之情,希望夫妻能够早日团圆。后来从孙夫人病逝后,民间也将此塔称作“望夫塔”。“望夫”音义“旺夫”,在每年特定的日子,震泽当地的妇女都会来登望夫塔,以祈求家里男人身体健康,飞黄腾达。这里是慈云塔的入口,按照导游的提醒,在登塔之前先顺时针方向绕塔三周以示敬意,之后便从这里进入塔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云塔高 38.44米,由塔壁、回廊、塔心组成。当我看到塔内狭小的空间便大致想到了现在慈云塔为什么不对游客开放的原因了,塔内空间非常小,木质的楼梯又陡又窄,就是平时游客不多,但挤在这样小的空间中也是很难受的,上上下下的极不方便,更不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第二层起每施平座腰檐,并辟有三面壶门,开口方位上下相错。第四层有楠木刹柱直透顶端。塔刹由铁质覆钵、仰莲、相轮、宝盖、宝珠、受花和铜质宝瓶组成。铁链分系六角,角端挂有铜铃。风过铃响,回荡空中。从窗口向外,外面的景色如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没有上到顶层,慈云寺的全景便可以尽收眼底。关于慈云塔还有一说法:相传北宋末年,北方金兵乘虚而入,徽宗皇帝被俘,慈云公主南逃到吴江,徽宗女儿慈云公主避难来到震泽后,念念不忘被掳的父亲,终日郁郁寡欢, 后就以孙夫人为鉴,在望夫塔的旧址上重新建寺造塔,寺称慈云禅寺,塔称慈云寺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咸丰十年慈云寺毁于兵燹,唯塔独存。同治光绪之交,里人募金修塔。民国13年震泽丝业公会抽丝经捐2000金,徐世兴经行主遗孀徐毕氏,为了却其夫遗愿,捐巨款建寺。共耗银八千余两,重建大殿三楹。民国15年秋大风毁塔第五层层面。时适已故邑绅、吴江旅沪同乡会会长施之英入祠,其子玉声捐资千元但倡导,由里人再募捐于17年修塔。1954年、1982年政府拨款对塔进行大修。图片为慈云寺的鼓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放后,“慈云寺塔”被列为省级重点保护单位。1954年与1982年前后两次进行全面整修,使之面目一新,雄姿长在。从塔上往下看,古镇上的老宅子上面爬满了绿植,古韵盎然且不乏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是古镇上最热闹的宝塔街,小巷弯弯曲曲,依稀让人联想到某些历史的画面。这里还没有蜂拥而来的游客,没有千篇一律的客栈、家庭旅舍,古镇街上住着的也还是当地的老百姓,随便驻足街上,透过窗户,就可以窥见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窗口往外看,这座江南古镇的最美的一面,小河流水枕河人家的诗意美景陡然呈现眼前。“慈云塔”造型美观,别具风采。古代有不少诗人墨客,曾为此留下无数赞美的诗篇。“四面湖光绕,中流塔影悬,由 唐西去路,蚕事胜耕田”便是其中的一幅美景。巍峨古塔,既为江南水增添色彩,也让人们见识到了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是禹迹桥,登高远望,水陆交汇,一个拥有二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小镇立体画卷便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塔内有木梯可迂回拾级而上。每逢夕阳西沉,登临第五级,北望洞庭,南瞰麻溪,《震泽八景》谓之“慈云夕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禹迹桥横跨古頔塘。清康熙五十四年当地人士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建。乾隆四十四年重建。南北走向,单孔石拱结构。桥全长43.50米,桥面宽4.30米。历经了数百年风雨剥蚀,依然有着丰富的文史信息和史料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慈云寺塔与禹迹桥互成对景,互相映照,构成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拱桥塔影”景观。登上最高层,府视禹迹桥下的汩汩流水,定会激起人们对大禹治水精神和功绩的感慨和联想:远眺阡陌街市,一派迷人的水乡风光尽收眼底,更是让人心旷神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座圆顶的建筑是什么?后来请教过当地人以后,才知道这是以前用来囤粮的,叫做米囤,是当地人用来囤米用的,1950年慈云禅寺被征用当做粮库。这两座米囤就建在慈云寺的鼓楼后面,现在这种建筑很少见了,现在这两座米囤也早已废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远处的这条河就是古运河,河上船来船往,岸边的这座老建筑就是文昌阁。文昌阁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高三层,单檐歇山顶,四周皆窗,琼阁连通,玲珑剔透,甚是轩敞。文昌帝君神像供奉于阁上。自古以来,震泽一向重教尚文,热衷科举。每届秋春两闱府县考试,生员举子无不怀着虔敬之心,雇舟登阁,拈香焚烛,伏地默祷,祈求文运顺遂,以期来日金榜题名,光耀门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朝历代,无数文人雅士游历慈云寺后,无不被它的质朴与传奇的故事所倾倒。登上慈云寺塔,望着塔下古镇美景,心情顿觉宁静与安然。每逢春秋佳日,夕阳夕照之际,景色更是绝美无比,被称为“慈云夕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慈云禅寺已成为震泽最为标志性的建筑。凡是到过震泽的人,估计都会到这里来看看的。看到这里能不能登塔参观就要看你的运气了,因为此塔现在很少对游客开放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