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的眼中,杜甫是一个过得很惨的诗人,大家总是拿李白和杜甫对比,同样生活在唐代,李白能混的如鱼得水,而杜甫却总是和穷困潦倒这四个字扯上关系。

对于杜甫穷困潦倒的这个认知,是有一定的事实依据的,但实际上,也并不全面和准确。

李白家里有矿,是个妥妥的富二代,但实际上杜甫早年间也是个纨绔子弟,三十岁之前是个标准的官二代,后来当官的老父亲去世后,他才慢慢地贫困下来的。

那么,我们来看看杜甫是不是真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763年,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写下一句“便下襄阳向洛阳”,公元767年,他在《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中写到“两京犹薄产”。

这都说明,杜甫在长安和洛阳这两个地方是有房地产业的,虽然可能不见得有多大。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投奔了唐肃宗,但因为皇帝的疏远,杜甫便辞官不干了,带着一家老小漂泊逃难。

战乱时期嘛,没有得到及时的接济,这时的他确实是穷的响叮当了,同时儿子死了,这伤感悲戚之情就自不用说了。

这一路的漂泊,住的都是短暂居留地,应该也没有置办什么产业。

对于杜甫很惨的认知,还有一部分是来自于他的那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布衾多年冷似铁、“床头屋漏无干处”,一想到他当时的处境,住着小破屋,还要忍受“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很多人都要直呼这也太惨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甫的草堂是他来到了成都后,在一帮亲友的帮助下建立的,这一时期,给予杜甫经济帮助的,有裴冕、高适、严武等当地高级长官,还有亲戚邻居等。

“故人分禄米,邻舍与园蔬”,“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都是很好的证据。

杜甫的草堂有多大呢?他在这里种了一百株桃树,占地十亩的桤木,松树四棵。根据这些数字,可以算出杜甫的成都草堂,少说也得有数十亩。

郭沫若还调侃过杜甫这一时期过的是“地主阶级生活”,这样看来杜甫这会儿的生活应该还是不错的。

而杜甫写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那个惨不忍睹的画面是灾后现场,确实不能单凭此就认为他很穷。

后来,杜甫的靠山挂了,成都呆不住了,杜甫就再一次逃难漂泊了,他在夔州逗留了两年,在夔州的生活,其实也过得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夔州都督柏茂琳的关系,杜甫住在带有四十亩果园的地方,负责耕种一百顷公田,在他的诗词中都可以窥见当时的这段生活,种种迹象表明,杜甫当时过得还是挺滋润的。

后来,杜甫听到朝廷要收复河南河北地区的消息,便想返回洛阳,这次还没熬到到安逸的地方定居,就在路上挂掉了。

综上可见,杜甫的经济情况虽然很不景气,但大部分吃的苦都源自于逃难漂泊的途中,相比起李白晚年的老无所依,无家可归,杜甫则是有家不能归,境况还比李白好一些。

我们说杜甫穷困潦倒,主要因为他中年以后仕途坎坷,遭遇了长达七年的安史之乱,多次在逃难漂泊,确实吃了不少苦,加上心境很糟糕,确实很凄惨。

但杜甫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有当地官员或亲友给予帮助,而且杜甫本身是一直有房地产业的。

所以总的来说,杜甫才没有那么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