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专题研讨会在徐州举办,诸多专家齐聚彭城,为进一步推动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出谋划策。

会前,大徐专访了淮海经济区联络处(协同办)主任吴建兴,为我们介绍推进区域协同发展、携手共建淮海大家庭的发展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

淮海经济区由来已久,请问为什么当前推进区域协同发展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答:淮海经济区是中国最早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之一。进入新时代,城市发展已进入到以城市群为主体特征的新阶段,深化区域合作成为潮流趋势。

从国家层面看,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 去年10月,国务院批复《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将淮海经济区列为重点规划建设的三区板块之一;

  • 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省际交界地区合作。

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迎来新的重大政策机遇、展现广阔的发展空间,对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促进东中部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从区域层面来看,

淮海经济区是典型的多省交界地区,区域内城市普遍远离各自省会城市,同时处于京津冀、长三角等国家级经济区边缘地带,接受发达地区经济辐射比较弱,整体处于东部地区发展“洼地”。

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有利于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区域要素加快聚集,资源高效配置,加速“洼地崛起”。

从各城市发展来看,

区域内城市多数是资源型城市和老工业基地,面临着经济总量偏低、产业结构偏重、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等问题。

推进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有利于各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推动区域整体振兴转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

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得到了区域内各城市的积极响应,目前建设进度如何?取得了哪些成果?

答:座谈会结束以后,各市以多种形式、不同方式,传达贯彻协同发展座谈会精神,将会议签署的框架协议、审议的工作方案等进行任务分解,相关内容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落实到具体责任部门、单位。

一批合作项目落地和加快建设,探索建立联动合作机制,各类联谊、联展、赛事等活动不断。

可以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呈现春潮涌动、竞相发力的良好态势。

交通同城化方面,

徐州市交通运输局牵头深入研究公路、航道、机场、铁路等交通项目方面互联互通需求,综合编制《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交通同城化研究》报告。

区域在建交通项目进展顺利,新项目的对接洽谈互动频繁。徐州贾汪至枣庄台儿庄、徐州至萧县城际公交开通运行。

产业协同发展方面,

各市发改部门积极对接本省落实《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争取更多跨区域重大项目、重要改革事项纳入省盘子。

宿州墉桥开发区与徐州高新区对接开展园区共建。

徐州市和江苏省政府投资基金会共同发起设立淮海经济区产业投资基金,首期募集30亿元,实现目标100亿元。

生态环保联防联控方面,

不断深化相邻省市及县环境保护互动协作,徐州铜山、沛县等地,与济宁相邻的微山、鱼台等县签订跨界环境执法联动协议,推动生态环保协作共治。

社会事业融合发展方面,

许多工作迈出新步伐、呈现新亮点。

教育系统成立淮海商贸、健康养老等5大职教集团,启动5个区域性校企共建公共实训平台建设。

卫生健康系统筹建分级诊疗系统信息化平台,推行预约挂号等便民惠民措施。

临沂市牵头召开文旅合作座谈会,研究发布《淮海经济区旅游合作联盟章程》;徐州市文旅局与徐州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淮海经济区首届文旅策划营销峰会。

体育系统举办武术发展高峰论坛、传统武术大赛、职工乒乓球比赛等活动。

徐州市公安局牵头召开公安反恐区域警务协作会议,促进区域社会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

仅仅几个月时间,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请问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答: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支持。

5月12日,由江苏师范大学、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江苏省地理学会联合主办的“长三角一体化与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发展智库沙龙”在徐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围绕如何把握住机遇,推动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实现淮海经济区高质量协同发展,展开深度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近期已正式启动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研究课题调研工作。区域各市及相关部门将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争取国家层面尽早启动开展《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规划》的调研和编制工作。

围绕2019年度工作要点和重点任务安排,交通、产业、环保、社会事业等专题工作组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明确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扎实推进相关工作有声有色、落地见效。

同时,我们将做好轮值交接,提前筹备,做好第二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的筹备工作,确保会议圆满成功,取得丰硕成果。

淮海协同办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实行分工负责制,确保规范有序高效运行。积极组织开展信息推送和宣传工作,不断扩大区域合作知名度和影响力。围绕如何深化区域合作新机制及重点领域合作,围绕打造省际交界协同发展示范样板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积极向协同发展座谈会、协商会议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

淮海大家庭建设前景广阔,能为我们描绘一下美好未来的蓝图吗?

答:淮海经济区各城市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通,自古以来就是山水一脉、休戚与共的大家庭。

在首届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座谈会上,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系统阐明了构建协同发展新机制、全面深化区域合作、共建淮海大家庭的理念主张,展现了区域合作发展的美好前景。

携手共建交通互联互通、联系更加紧密的淮海大家庭,

把交通同城化建设作为重点领域和先行举措,通过打通堵点、连接断点、纾解痛点,着力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的区域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形成区域同城效应,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内实现更加便捷、更加自由、更低成本的流动。

携手共建产业协作协同、经济更加繁荣的淮海大家庭,

深入推进产业链深度融合,结合区域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着力贯通产业链、打通创新链、延伸园区链,探索构建更加有效的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形成区域特色鲜明、集聚效应明显、竞争优势突出的产业集群。

携手共建生态联防联控、环境更加美丽的淮海大家庭,

深化跨行政区合作,大力开展联合执法,扎实推进生态协同保护,持续强化区域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控,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携手走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携手共建公共服务便利、人民更加幸福的淮海大家庭,

强化教育、卫健领域合作,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文旅融合,打造地域特色鲜明的“淮海文旅”品牌和赛事品牌。创新社会治理,积极营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环境。

文章来源:徐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