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规定,从5月1日开始,北京20家市属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实行急诊分级制度。这意味着急诊规则发生改变,患者就诊顺序不再按照先来后到、而是按轻重缓急。

制度实行了半个多月,各医院运行情况如何?患者又能否接受?记者进行了实地探访。

记者首先来到了北京朝阳区最大的综合性医院北京朝阳医院,一走进急诊大厅,在显著位置上就看到了急诊分级的标准,根据症状不同分为:濒危、危重、急症和非急症,1-4级。急诊大厅的中心位置是分诊台,两名护士在不停地忙碌着,不少患者挂完号后,在这里接受身体情况监测和评判。患者被分为几级,就是根据监测数据和医务人员的经验。

北京市朝阳医院急诊科护士海霞:他现在测量的生命体征就是非常稳定的,我们就给了一个四级,现在我们的病人比较多,目前估计要等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郭树彬:我们的护士都在三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些护士们轮转过抢救室或者是我们的急危重症的ICU,他们见到了重症病人的情况,一般熟悉这种情况的临床表现和整个急危重症病情演变的过程。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急诊分级制度实行以前,一级、二级危重病人一直都是直接抢救,无需排队的。所以这项新政主要影响的是三级和四级患者。按照医院的规定,三级患者应该在30分钟内就诊,如果到29分钟,三级患者还没有看上病,就会自动跳过前面的四级患者,优先就诊。而这一套操作全部由电脑自动控制,不能人为更改。记者在现场发现,部分四级患者得知情况后有些急躁情绪,但是大多都能理解。

患者:我咳嗽他就给我分到四级了。我已经等了20分钟了,刚才还剩三个人,现在又把我往后挪了。等着呗,人家的病可能比我严重。

患者:当然是谁严重谁先看了,生命危在旦夕的肯定得让人家先来啊,我们这也不厉害等一等也没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视频截图)

【超80岁老人直接被划为三级】

记者观察到,患者在分级之后,还有护士对他们的情况进行动态监督,一旦发现他们病情有恶化的趋势,就会优先救治。 而超过80岁的老人,病情变化快,难控制,所以在这里就诊都会被划为三级。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北京天坛医院和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分级的流程大致相同,有少许差别。

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是先给病人分级再进行挂号,对于四级病人,尽量劝他们选择门诊看病,如果四级病人坚持在急诊看病,那么要等所有三级病人看完之后,才可以就诊。

【“不属于急诊”患者需等4至6小时】

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将患者分为5级:濒危、危重、急症、不紧急、不属于急诊。新增的“不属于急诊”项提示患者可在其他医疗场所包括社区、门诊等解决,如果患者执意在急诊就诊,等待时间为4-6小时。

【急诊分级为生命让出通道】

医务工作者称急诊科是与死神赛跑的地方,可调查显示,在我国三甲医院的急诊科,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不属于急诊范畴。“急诊不急”已经成为普遍现象,而“急诊分级”正是希望为生命让出一条通道。

【超过一般就诊患者不属急诊范畴】

根据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提供的数据,5月1日起,20家北京市属医院统一开展急诊分级工作,第一周共接诊急诊患者46358人次,其中:1级患者占0.63%、2级患者占3.16%、3级患者占43.38%、4级患者占52.83%。数据显示,超过一半的患者不属于急诊范畴。

北京天坛医院急诊科主任郭伟:时间再长一些才能够有确切的效果出来,接受度来讲,我相信任何新鲜事物,大家都需要有个时间慢慢来接受。为了广大的危重的病人考量,我们都应该为生命让开一个便捷的通道,我相信以后大家会理解,现在还需要做一些解释工作。

【大部分急诊患者不清楚自己是几级】

专家介绍,由于新政刚刚实施,效果还没有显现,但是从长远来看,通过急诊分级制度,还是可以让非急诊患者知难而退。在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虽然各医院在安抚患者情绪上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在给患者讲解分级方面并不明确,大部分急诊患者不清楚自己是几级。

对此,专家解释说,患者的知情权要尊重,但是也要适度。

郭伟:所谓适度咱不能不想,有些人如果性格是焦虑型的人格,你告诉他,他是三级,那就比四级的重,他可能在那里的时候,他就会心里敲鼓,甚至可能血压很高,可能会出现更多的事情。所以我倒认为现阶段,大家只要相信我们医务人员,全社会大家共同理解这个事情,目的都是为生命让开一条绿道,让更多的生命保证安全,我想大家应该有这个觉悟。

【解决急诊不急 也需要配套跟进】

实施急诊分级,理论上可以解决“急诊不急”的问题,但在执行中也可能滋生新的矛盾。因为急与不急,虽然有一定的医学标准,但对于大部分患者来说,自己的病都是最急的,如何来化解患者的焦虑,不是简单分级能够解决的。至少在急诊分级这一医学常识深入人心之前,需要做更多更细致的工作。

而一些白天无法请假看病的人,哪怕知道自己不是急症,但也只能挂急诊来解决看病问题。对这部分人来说,还需要更多社区医院开通夜诊,需要家庭医生发挥更大的作用。

(来源:央视新闻移动网)

特别声明: 本站转载或引用之图文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站联系,本站将及时更正、删除。版权问题及网站合作,请通过亚时中文网邮箱联系:asiatimescn@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