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MSR官网

帐篷抗风性是个相对概念,能够拔树倒房的超强风,再强的帐篷也难以应对。这也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但面对强度低些的大风,你的帐篷是有可能与其抗衡的:除了拼帐篷的材质、设计,营地选择的经验,你还需要拼技术。

户外露营不是露宿,帐篷可以给你一个相对舒适的“家”。但这个“家”最大的敌人是大风,即便是近郊山区徒步,它也可能突如其来,给帐篷带来致命威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增加“家”的安全性,你除了去买质量更好的帐篷,还需要有正确的搭建和拆除技巧。否则你很难在大风中把帐篷搭起来,或者搭起后稳固性极差、被风摧毁,又或者拔营时帐篷吹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 MSR,《Setting Up Your Tent in the Wind 》

所以,山友们可以掌握一些在大风中搭建帐篷、稳固帐篷、在大风中收帐篷的技巧,尽力保卫我们户外的“家”。

一、大风中如何搭起帐篷?

登山时遭遇山区持续大风,尤其是并发失温、天黑迷路等必须马上扎营的状况,山友们别无选择,只能在风中搭建帐篷,这个困难程度与风力大小成正比,无人帮衬的情况下更糟。

不过无论是“内帐搭建”还是“外帐搭建”式设计,都有相应技巧。“内帐搭建”指的是帐杆跟内帐连接,再把外帐套在外面;“外帐搭建”指的是杖杆与外帐连接,处于最外层,也称“外骨骼帐篷”。

搭建前确保没有东西会被吹走——很多山友习惯把帐篷的外帐、内帐、地步、帐杆、地钉等装在收纳袋里,搭帐篷前把它们全部从袋中拿出来、抖开,但在大风中如此操作,很有可能被刮走一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illeberg,《Handling your Hilleberg tent in strong winds》

所以你最好在背包里完成以上动作,或者用重物压好,还要收好地钉袋、杖杆袋这些轻飘飘的物件,尤其重要的是把地钉装进随身口袋,以便接下来随时取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钉可以先放在口袋里,便于取放,来源:Hilleberg,《Handling your Hilleberg tent in strong winds》

受力面小的部位迎风——在没风的营地搭建帐篷,山友们不用考虑风向,但有风时,你最好让帐篷受力面小的部位迎风,比如隧道帐的尾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抗风性,也方便你在位于下风向的门厅里做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风面小的部分迎风,来源:Hilleberg,《Handling your Hilleberg tent in strong wind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风面小的部分迎风,来源:REI,《How to Set Up a Ten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将门厅(图片中橘色部分)对着风口,来源:REI,《How to Set Up a Tent》

随时固定——大风时搭建帐篷要随时打地钉,对于“内帐搭建”式帐篷,操作方法是:

  • 站在上风向,随风展开地步,用地钉依次固定四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展开内帐,将内帐尾部两个织带环套在刚刚扎下的地钉上,再把帐杆插入帐尾的插扣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来到内帐头部,重复刚才的动作;

  • 最后,搭外帐,利用风绳、地钉进行固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外帐搭建”式帐篷的地步、内帐、外帐是相连的,可以如下操作:

  • 把帐篷尾部的风绳挂在背包腰带上并扣好,或者系在石块等稳固物体上,先做一次固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防止被风吹跑,可以在开始搭建前先将帐篷绑在背包上,来源:Hilleberg,《Handling your Hilleberg tent in strong winds》

  • 用地钉固定帐尾两端;

  • 把帐篷尾部的风绳从背包腰带上解开,用地钉固定;

  • 穿杖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拉门厅处风绳,把帐篷拉起来,用地钉固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上是大风中搭建起帐篷的技巧,而要让帐篷更能经受长时间的风吹,你需要以下方法。

二、如何让帐篷更稳固?

持续不断的大风更考验帐篷搭建的功力。很多时候,山友们扎营时风平浪静,但半夜忽然起风,如果帐篷搭建得不稳固,轻者来回摇晃,呼啦作响,影响睡觉,重者帐篷坍塌,伤财且危险。

其实,帐篷稳固,一方面是让帐篷面料与防风绳保持绷紧状态,越饱满,帐篷与风的“接触面”就越小;另一方面是想办法削弱风的力度。这里面的诀窍包括:

地钉呈45°倾角——地钉完全插入地面,朝远离帐篷的方向倾斜45°左右最能受力。如果你没法把地钉完全插入地面,至少要确定防风绳与地钉的连接点跟地面平齐,这样才不会起到杠杆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钉不仅要与地面保持45°角,还要插入地面,来源:REI,《How to Set Up a Tent》

补加地钉——帐篷在大风中不断摇晃,会给地钉不断施加拉力,导致地钉有被风绳拽出地面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可以在地钉后方再打一根地钉,用备用风绳给前方的地钉施加一个相反方向的力,会更稳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地钉结构可以减少主钉的杠杆力,来源:Hilleberg,《Handling your Hilleberg tent in strong winds》

加风绳——你可以在帐篷原有的风绳挂点再加一根风绳,两根风绳绷紧、呈夹角之势,可以让帐篷更抗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绳与帐篷垂直——让风绳与帐篷面料保持大约90°夹角,可以把帐篷最大程度拉起来,更饱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此你可以把风绳系在周边较高的树枝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可以把风绳系在地面的地钉或石块上,然后用倒置的登山杖撑起风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借助登山杖来绷劲帐篷,来源:REI,《How to Set Up a Tent》

风绳绕两圈/先打结,再挂在地钉上——关于如何连接风绳与地钉,大多山友都是把风绳拉紧,直接挂在地钉上。更稳固的方法是挂上后再绕一圈,或者先打一个绳结,再挂在地钉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避免风绳从地钉滑脱的两种方法,来源:Hilleberg,《Handling your Hilleberg tent in strong winds》


收紧风绳/织带调节扣——帐篷搭建完成,检查帐篷四角的织带调节扣,它连接内帐和外帐。拉紧调节扣,绷紧四角,帐篷更饱满,受力也会更均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REI,《How to Set Up a Tent》

另外,除了搭建时没拉紧,持续风吹受力也会让风绳松懈,导致帐篷没有在绷紧状态。你只需及时向上调节风绳滑片,拉紧即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雪地:埋地钉/做雪锚——如果你是在雪地里扎营,同时又有大风,松软的雪地很难稳固地钉,此时可以把风绳缠在地钉或棍子中间位置,埋入雪地,然后把雪夯实,但不要弄湿,否则会把地钉“冻”在冰块里,第二天取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HOW TO XV,《How to camp on snow | HOW TO XV》

也可以用袋子装满雪,跟风绳系在一起,埋入雪坑起到固定作用。

以上都是从“增强帐篷”方面下手,此外你还可以从“减弱风”方面下手。

垒石墙/雪墙——如果有条件,在帐篷周围尤其是迎风面垒石墙,如果是雪地,就堆雪墙,几十厘米即可,注意与帐篷保持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利用雪墙来帮助防风,来源:Bush Channel《How to Windproof a snow tent》

当风吹来时,它们可以拦截吹向帐篷底部的风,或者让风往帐篷上部走,由此,风对帐篷的威力就减弱不少。

当然,如果有天然的岩石、灌木丛等遮挡物,你就有了天然的避风港,不用垒石墙或雪墙了。

大风中安然渡过一夜,并不是完美终结,如果拔营时还是大风,你仍需要保持警惕。

三、大风中如何收帐篷?

无风时,我们收帐篷大多会先把各种物资、背包从帐篷里移出来,然后开始拔地钉,再收外帐、帐杆、内帐、地步,但在大风中收帐篷,需要你稍作调整,以免有装备被风刮走。

背包压阵——对于“内帐搭建式帐篷”(帐杆跟内帐连接,外帐套在外面),一般只有卸掉外帐才能收杖杆、收内帐,但卸外帐后风绳的固定作用就消失了,帐篷很有可能被大风卷跑。

所以,山友们最好先在帐篷里装包,随后把背包压在帐篷里,直到收内帐时,再拿出来。

先收杖杆——大风时拆除“外帐搭建式帐篷”(杖杆与外帐连接,处于最外层)更容易,因为杖杆就在最外层,可以先抽出杖杆、收好,此时帐篷面料部分仍有风绳与地钉相连,难以刮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先收杖杆,再把内外账逐步塞进袋子里,来源:Hilleberg,《Handling your Hilleberg tent in strong winds》

随后,再把风绳从地钉上取下来,收好帐篷,最后再拔出地钉。

写在最后

当我们的帐篷不得不与大风抗衡,此时就需要你有熟练的技巧来降低风险。所以,你最好平时在郊区就有刻意的试验和练习,避免突遇狂风而措手不及。

增强帐篷稳定性,你有什么建议?

欢迎下方留言。

文:小丹/图片编辑:大力/编辑:大力

(全文完)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