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理想的城市空间,人们赖以生存的居住区始终是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焦点问题。人类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缔造了新的城市空间,城市总体规模也随之增长。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实现了农业经济主导的手工业型城市正式迈向工业化城市的进程,沿着郊区蔓延的工厂烟筒如雨后春笋般的林立(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约1860年坐落在德国埃森的克虏伯工厂

亿万人口被从繁重的农业耕作中解放并涌入城市,大量新建的住宅区成为仅满足工业生产的附属空间,那个时候根本没有现代意义的居住区,居住空间与工人们的身体共同面临资本的极端压榨(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1990年四名在佛吉尼亚从事危险矿工工作的童工

即使到了20世纪初,工人们的居住环境仍然处于阴暗、疾病、空间极度拥挤不堪的境地(图3)。

图3 20世纪初,卡内基钢铁成及其周边的城市住宅

第二次工业技术革命使工业化城市急剧扩张,整个西方世界近80%以上的人口进入城市进行更高效率的合作生产,这个时期的居住区的健康条件已经伴随1933年颁布的《雅典宪章》以及1977年颁布的《马丘比丘》宪章的实施、日渐改进的规划方法使居住区的宜居品质有了质的改变。人类创造了历史以来最为辉煌的财富,令西方国家率先实现城市化。城市规模越大、越表现出强大的创造力。但是随之而来的是至今尚未能化解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贫富分化、阶层分离、精神焦虑、区域空间发展失衡等诸多方面的“大城市病”(图4~图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4 1952 年,伦敦烟雾事件中的特拉法加广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5 现代交通拥堵的大城市

甚至著名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在其著作《城市的起源》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城市一旦到达一定规模便面临法律与道德的崩溃。

大城市病同样肆虐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过去对于产业、居住、教育、医疗等城市主体功能机械的分区规划模式,导致功能空间及公共资源布局失衡,城市规模越大,居民越加难以快捷公正的利用城市资源,居民用于工作、生活、社交、教育、医疗等通勤时间也越长,这种来自各个方面的时间和精力消耗严重侵蚀人们工作之外留给属于自己的幸福时光,陷入疲于循环往复的劳作困境,甚至导致广泛的心里焦虑和工作压力。特别是大城市往往使人们既向往乡村般的悠闲又难以与城市分离,人们甚至逐渐忘记共同的生物季节的更替,从而失去应有的生物节律而更加易于陷入情感的乏味、精神焦虑、身心疲惫的境地,越是大城市空间、人们的生活越是时常与之处于事实的割裂。

本文倡议的产业、生态公园、公共资源与居住区之间实现步行15分钟圈内融合的分布式规划,某种意义来说正是对于回归农业时代城市的手工业与居住空间混合所带来的相对闲适生活的一种努力。

要挣脱“大城市病”的困境,人们必须找到那把钥匙,这把钥匙就是“时间”。

长期以来人们思考城市规划往往只限于空间概念,忘记了“时间”因素与人的关系,实质是时空关系本身是不可分割的,爱因斯坦认为物理空间是由时空构成的四维空间,时间是其中一维。时间具有不可逆转的延续和顺序性,时间与三维的人类长期共存的进程中存在运动的节律,如果要打破这种节律、那么空间会向天枰的一侧倾斜,要维系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四维物理空间的一种舒适的均衡,就不能无视看不见的“时间”维度的实质存在。但恰在以往的城市空间规划中人们遗忘了它。(图6)

现在我们必须考虑时间这个构成物理世界的根本要素,认真考虑时间维度与人类的均衡关系,时间维度与城市物质空间的关系,甚至要考虑如何在必要的工作时间之外让人们更多的与时间维度闲适的共处。

一种更为直接的方式是:让人们可以更高利用率、更快捷、更公正的利用城市资源,并为此调整与时间和效率相关的城市要素。这其中对城市各类交通及资源等诸多存在矛盾的相关利益方的取舍、成为百年以来人们为之耗尽心机的博弈,但是至今人们并没有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

21世纪的今天,人类正在深度融入第三次工业技术革命进程之中,这给我们带来新的契机和希望,并且给出了一种新的构想:能否基于新技术革命实现人们即能够利用城市空间进行高效率的合作创造,又能够将人们从“大城市病”的“时间”困境中获得再次解放,实现人们工作创造与幸福生活和谐平衡。

为此,我在2015年和2018年分别出版的《世纪之城——中国城市规划再出发》、《世纪之城——聚合共享更新》中,基于“时空”理念和对于城市相关要素的深入研究,系统的提出了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规划理念。

基于居住区并不是孤立的空间主体,因此居住区规划并不能独立于其它城市要素成为独立的功能区。要创造真正幸福健康、和谐均衡的居住区空间,必须考虑好与之息息相关的技术、经济等各类城市要素之间如何实现相互协调与各利益方的均衡的时空关系。未来城市居住区规划策略即要能够成为新城市空间发展的战略支撑,还应考虑到面对过去城市规划失误导致普遍的非健康建成区时,同样能够提供其空间更新的技术支持。限于篇幅本文省略了数字规划和产业规划等相关功能区部分,以“技术进步”为线索,重点论述智能技术、城市交通变革背景下,基于人们步行时间和对物质资源空间利用效率提升的“时空”理念确立未来居住区空间架构。

一、技术进步引发的城市空间革命

人类城市自古以来多是沿着线性的城市道路延申生长,如果将城市各类主体功能区比作城市的肌肉,那么道路便是城市的骨骼。

因此城市交通道路问题一直是界定城市空间架构的决定性因素,任何城市空间发展战略,都绕不开道路交通问题。

不需要较大转弯半径和宽度的马车时代的城市道路显然完全不同于汽车密集、速度更快的新交通时代的要求,第一辆汽车诞生到它普及的20几年间,既是马车时代的城市道路努力变革以适应越来越多的汽车时代,也是农业时代闲适的城市空间转向人们更为繁忙密集的汽车时代的城市空间的巨变。

2010到2015间与无人驾驶汽车相关的发明专利超过2万件,2015年已有无人驾驶智能汽车正式上路,2018年公布的5G技术解决了最为棘手的汽车智能反应延迟问题。于此同时,已有多家无人驾驶汽车公司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量产计划。这无疑将给传统汽车时代的城市道路带来新的历史巨变。

如同以往的城市历史,传统汽车主导的城市道路变革将伴随智能汽车、共享交通等的普及导致传统城市空间开始步入渐进的适应与空间变革的进程。

共享率决定一个城市的整体运营效率,即无需休息、又能够随时被共享使用的智能汽车以及城市所有物质资源,无疑将使城市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可以更多的节约居民出行和利用资源的时间。因此,未来城市的私人汽车交通以及公共交通主导的格局将逐渐从属于共享智能交通。

城市交通变革的历史将经历这样一种进程:即传统1.0城市的马车时代;1933年的2.0城市(《雅典宪章》)主导的私人汽车优先时代;1977年3.0城市(《马丘比丘宪章》)主导的公共交通优先时代;“共享智能交通”优先的4.0城市交通时代。

未来城市交通将基于城市云数据中心、智能算法、智能感知基础设施、资源共享、快慢结合的共享智能交通。但是要真正实现新旧交通体系的转换,并非朝夕之事,需要结合不同功能区、从部分线路的共享智能交通系统的稼接开始整备实施,逐渐形成遍布整个城市的交通网络,一种可行的稼接方式是逐渐植入“共享大道”及共享中心

共享中心及共享智能交通规划策略如下:

共享城市的交通规划主要通过配合均衡的共享中心布局和城市主体功能的复合,通过稼接植入共享大道、城市资源共享等实现各区域交通流量相对平衡。构建快慢结合的交通体系,分别规划与5个等级共享中心对应的网略化共享交通流线和换乘中心(见共享城市共享中心交通系统示意图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7 共享城市各级共享中心交通系统示意图

A、国际共享中心内分别规划国际、国内航空;国内城际高铁、长途汽车、城市快速公交或地铁、共享汽车等换乘将交通枢纽。同时规划相应的国际物流、国际贸易、跨国研发制造等产业功能区。

B、城际共享中心内分别规划国内航空、城际高铁、城市快速公交或地铁、共享汽车等换乘交通枢纽。同时规划城际产业供应链功能区、城市智能数字公共服务、教育、医疗、体育等各项公共服务。

C、区级共享中心内规划城市快速公交或地铁、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及各类慢行共享载具换乘交通枢纽。同时规划城市智能数字公共服务、教育、医疗、体育等各项公共服务以及新兴产业园区。

D、社区级共享中心内规划公交汽车或地铁、共享汽车、共享单车及各类慢行共享载具换乘中心。同时规划社区级智能数字公共服务、教育、医疗、体育等各项公共服务以及小型创意等产业园区。

E、邻里级共享中心规划共享慢行汽车及各类慢行共享载具换乘中心、规划共享大道与居住单元及各级共享中心、公交和共享汽车终端站点链接。同时规划各类便民智能公共服务网点。

2、城市生态慢行共享大道规划建设根据新建和旧城改造不同情况,可采取不同规划建设策略,对于旧城改造可根据原有道路间隔规划布置共享大道,使之伴随共享汽车及无人驾驶汽车的逐步普及逐渐形成全城互联的路网。新建城区则可按15分钟生活圈整体规划整体建设。(图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8 共享城市主要路网布置示意图

城市快速干道间隔1.6~2千米,主干道间隔0.8~1千米,次干道间隔400~500米,与次干道间隔150~250米规划生态慢行共享大道、并逐步链接成为贯通整个城市的智能慢行交通网(见图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9 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空间规划结构示意图

政策鼓励使用共享汽车,无人驾驶智能共享汽车、物联网拼车等各类型共享交通。共享城市未来的路网主要分为4个等级(图10):

A、与城际高速直接链接的城市快速干道双向8车道(含双向共享汽车与公共交通专用通道)

B、城市主干道双向6车道(含双向共享汽车专用道路)

C、城市次干道双向4车道(含双向共享汽车专用道路)

D、生态慢行共享大道(限行传统机动车,只允许行驶新能源限速共享汽车、环保公共汽车、共享电动接驳车、自行车等,设置园林式人行步道,休憩空间,移动式公共服务及小型商业空间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0 共享城市道路平面图及断面图示意图

沿各等级道路规划3米宽幅自行专用车通道,沿各等级道路两侧规划不低于10米宽绿化步行带,每个级别的共享中心均规划共享汽车泊车库。

3、避免将治理交通拥堵的措施局限在城市建设大量地铁、地面轨道、高架交通和道路的不断拓宽方向。轨道交通的建设虽然可以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但轨道交通建设的巨大投资和建设速度、覆盖密度等都难以直接对目前城市交通拥堵产生根本影响。只能作为缓解当下大城市拥堵现状的一时之需。这些耗资庞大的交通系统并不符合未来共享城市交通发展的趋势,因为共享交通的效率将是传统交通效率的15倍以上,今天的城市交通压力将伴随共享交通逐步实施得以有效化解。

4、逐步实现城市智能化交通。规划云计算中心、交通数据采集、监控、智能管理系统,依据监测的流量方向的变化和数据综合信息适时调整增减通行道路。

5、逐步实现对生态慢行共享大道的交通系统实行路权优先的交通管理制度。强化每个居住小区与邻里共享中心之间的生态慢行共享大道规划设计及各类慢行交通工具及无人驾驶慢速电动接驳车等终端交通体系的规划,规划各等级共享换乘空间,使慢行系统与人们工作通勤、运动健身、游憩、医疗、教育、购物等多种服务功能融为一体,整个城市的共享大道实现慢行交通系统与城市所有公共服务空间和城市快速路实现安全无缝链接。通过路口的智能交通感应系统,实现凡是与生态慢行共享大道交叉的城市各类级机动车道一律让行生态慢行共享大道,共享大道内的限速共享汽车、机动接驳车等拥有交通优先的路权。(图9)

6、通过旧城改造和新城规划,建立无人自动驾驶共享汽车信号导引系统以及专用道路系统,大量发展城市人工智能技术与网络融合的各类共享交通工具。例如通过私家车或共享租车的使用,并与城市智能交通网络建立链接并规划共享汽车换乘共享中心,逐步实现无人驾驶汽车、共享汽车以及公共汽车和各类个人共享载具全覆盖,逐步实现对传统汽车及其交通体系的替代。强化公交快速专用道路设计,对停车库等静态交通系统进行共享规划设计。未来共享城市可充分利用智能技术实现主要交通干道可适时依据流量变化相应改变机动车道通行方向,提高城市交通资源利用率,提高机动车流量疏散效率。据相关研究数据证明,至少可提高城市车辆的使用率15倍以上。

7、伴随共享交通的不断增加、资源共享率的提升,未来对于城市道路需求将进逐步缩减,节约的道路用地将转变成为生态园林景观带,一部分将逐渐被用于共享汽车或无人驾驶汽车的服务设施用地或路边停车点,更加方便市民随时使用共享汽车。

当共享汽车、无人自动驾驶汽车、公共汽车专用通道、生态慢行共享大道等交通体系在整个城市空间完全实现。城市居住、产业、公共服务等空间也将发生划时代的历史变革,几乎所有的资源与空间被更加均衡化、功能复合化的分布。使城市在保持宜居品质的同时增强了对于人口的承载力,并将有效化解“大城市病”。

二、未来城市居住区应具备以下要素和基本特征:

1、在城市功能分区方面:城市产业及公共服务等功能分区更多采取分布式、实现城市公共资源多中心化、共享化、功能复合化的“多极复合城市”策略(详见《世纪之城——中国城市规划再出发》P136页)。基于核心理念的完全一致,多极复合城市也是本文论述的共享城市。

2、在住宅方面:住宅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工具,应确定其市场价格在国际公允的收入与价格比例之内,实现市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均衡,摒弃长期以来过度市场化的不可持续的房地产策略。实现居者有其屋。在城市化任务完成后将被接近零成本使用,最终将逐步实现拥有权向使用权的价值观转变。人们可以摆脱低层级的生存需求,转向更高层级需求的自由创造。

3、在交通方面:共享交通路权优先于传统交通路权,未来共享城市的私人汽车交通以及公共交通应从属于共享交通,由传统的3.0城市(《马丘比丘宪章》)主导的公共交通优先时代逐渐转向“共享智能交通”优先的4.0城市交通变革(详见《世纪之城——聚合共享更新》第19章“共享城市”)。拥有步行15分钟可链接居住小区、公共服务中心、城市公园的生态慢行共享大道。能够实现宜居慢生活与高效率生产创造的和谐(详见《世纪之城——中国城市规划再出发》P137页)。

4、城市管理政策方面:共享率决定城市总运营效率,未来城市应实施共享管理政策,实现资源共享,实施数字化空间规划。因此未来的城市居住区也可称其为数字化智能共享城市居住区。

5、城市经济发展方面:未来居住区、城市经济一体化区域协作区,科技、创意研发等无污染产业与各级共享中心、居住区等分布融合,实现职住平衡。

6、生态环境方面:城市绿地和健身公园均衡分布、增加城市居住区建筑与人们的光照时间、构建全城一体化生态链系统,实现城市居住区与自然融合、与绿地和健身公园融合。

三、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空间规划与更新

未来居住区规划策略如下:

(1)对于新区规划或建成区更新可以规划或旧城更新改造植入生态共享大道,并使之逐步实现与各个公园及共享中心的无障碍、路权优先链接。根据对于土地规划和建筑空间利用效率、不同年龄人们的步行速度、步行疲劳程度、快速的利用公共资源等因素的综合实验结果显示,小区单元应控制在4公顷之内,应保障居民步行15分钟内可达城市健身公园和公共服务中心、30分钟内可达主要领域的工作区(《世纪之城——中国城市规划再出发》P137页,已被列入中国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和上海市2035城市发展规划)。

(2)根据15分钟步行速度及疲劳度实验结果,两个公园及公共服务中心的间距应控制在1000米~1500米之间,公园面积4~8公顷。居住小区面积4公顷以内,公共服务共享中心4~8公顷。

(3)实现人们从住宅步行到达城市公共道路或街心绿地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使所有居民都能够在5分钟内使用到生态共享大道上的智能新能源汽车、共享新能源汽车、自行车、便利店等各类共享智能服务系统和城市资源。大幅减少居民用于生活、工作等通勤的时间,提升了城市整体运营效率和人民生活品质。

(4)考虑到生态平衡及宜居品质,居住区的建筑高度和密度以及人口密度等将被严格限制,单个居住小区居住人口约500~1000人(图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住人口:500~1000人 用地规模:2~4公顷 人口密度: 1万人~2.5 万人/ 平方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居住人口:2000~4000人 用地规模:8~16公顷 )

图11 共享城市居住区的小区单元

5000~10000人共享一个邻里共享中心(图1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2 邻里级共享社区(居住人口:5000~10000人 用地规模:24~48公顷)

20000~30000人共享一个社区级共享中心(图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3 社区级共享社区(20000 ~ 30000 人 用地规模 : 100 ~ 150公顷)

4至8个社区级共享社区共享一个区级共享中心(图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4 区级共享城区(居住人口≤ 27 万人 用地规模 ≤1350 公顷 人口密度:1 万人~2.5 万人/ 平方公里)

4至8个区级共享中心构成城际共享中心(图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5 城际共享城区((居住人口≤ 240 万人 用地规模≤12150 公顷 人口密度≤ 2 万人/ 平方公里)

具体详见《世纪之城——聚合共享更新》P221页“共享城市规划策略”。

(5)建筑高度控制在60米(18层)以下,容积率2.0以内。各个城市的建筑日照的大寒日标准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差异,可提高10%~30%。

2、针对旧城区改造,由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拆除城市内部不健康的住宅和不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拆除建筑后的土地不再全部重建新的住宅,应按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规划标准建设成为可增加城市阳光与绿地等公共空间的新型居住区,同步规划建设各级共享中心,并通过向这些开放空间周边的建筑拥有者征收不动产增值税(房屋出售时征收),以及建设少量安置及可销售的商业性住宅和办公商业等,平衡拆迁成本。降低城市建筑密度,增加城市绿地和阳光照射时间。拆迁的人口就地安置。

在城市内部禁止规划或更新改造去除大型城市公园绿地,(历史文化保护空间除外),广泛布置社区小型公园或街心绿地,以提高城市绿地与小型公园的分布密度增加其共享性,创造均衡的城市花园绿地共享空间(图16)。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型公园应规划选址在城市郊外、规划建设大型郊野公园。对于那些穿越城市的江、河两岸少规划大型带状公园,应规划更多滨河生态保护带,通过滨江或滨河两岸融合城市共同生态圈能够更多的为城市提供氧气和净化污染的功能,同时有效的维系共同生物链的完整,成为能够提供城市躯体健康呼吸的绿肺,强化城市的生命价值。即使作为带状公园也应向城市纵深延伸,使滨河滨江生态圈与整个城市绿地系统建立更多链接、更多共享。最终实现人、自然生态、健康生活的融合。

四、小结

未来共享城市的路网和道路的形式将随之改变,传统机动车道路用地占比逐渐降低,共享汽车、慢行交通用地比例逐步提高,原有规划体系将被逐步淘汰和深刻变革,城市空间由此也将随之转入一种前所未有的产业、公共资源并联分布,实现高效率的价值创造,资源实现充分共享。作为人们赖以生存的居住区空间将与智能技术、数字经济、自然生态、资源等实现高度融合,共同构建21世纪安全健康、高效率的价值创造、自由快乐幸福、职住平衡的理想生活方式。

当然,即使今天我们看上去是一种理想的城市空间,也只是存在于运动的进程中,就像其重要一维“时间”那样不会静止永恒。技术裂变式的革命进步使21世纪的人类进程以史无前例的速度向前推进,在并不遥远的未来,人类完全有可能摆脱对有机的城市物理空间的依赖,存在于完全由数据与算法技术支撑的无机空间,这将导致今天的城市空间架构彻底崩溃消亡。对于人类自身,至少从今天的技术革命与可见的现实而言,人类正在与逐渐接近其自身智慧的无机物质展开日益密切的深度融合,那些高度智能的无机物正在悄然的控制人类意识与肉体,这种进程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将人类转变成为“神人”一般的高度智能无机物,或将很快导致有机的人类走向消亡。戏剧性的是它的动机恰是来自人类欲挣脱自我意识与肉体死亡、羽化成仙的终极梦想。但这一切都不过只存在于一种进程而难以永恒,无论是人类自身还是其赖以生存的城市,如果说历史的时空是我们无法辨析的“灰烬”,未来却是我们可以预见的存在.......

注:本文摘自刘冰先生著作:《世纪之城——中国城市规划再出发》、《世纪之城——聚合共享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