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宿夜花

昨日,看到一位影友回忆起他在90年代时曾听到有人为“赵丹最后一部电影是《青山恋》还是《烈火中永生》争论得面红耳赤。这种情况在90年代确有可能,毕竟当时的杂志书籍或许不少,但想快速了解一部电影的具体信息还是不那么容易。不像如今,仅仅点几下便可以轻松看到演员的作品履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电影史上,赵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多而且质量高。同时他从30年代到60年代每个10年都有代表佳作,30年代的《马路天使》与《十字街头》、40年代的《乌鸦与麻雀》和《丽人行》、50年代的《武训传》和《林则徐》、60年代的《烈火中永生》给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作为一名性格演员,赵丹以戏路宽、演啥像啥知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说的这部《青山恋》不是他最有影响力的作品,但却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部。

编导演三位一体

我们看到《青山恋》的演职员表上导演一栏是赵丹、徐韬、钱千里三人(钱千里出现在执行导演栏),编剧一栏是艾明之、赵丹、徐韬、钱千里四人,而主演更是有赵丹、祝希娟、高博、吴文华、黄达亮等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取材于马宁的“落户的喜剧”,讲述的是南方林区的故事。老红军路春(赵丹饰)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建立伐木场,得到了老战友詹国才(高博饰演)和山雀(祝希娟饰演)的倾力相助。然而,上海过来的一批知识青年却“各怀鬼胎”,在路春的悉心教育下,他们端正了自己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赵丹这次扮演的路春是典型的工农兵式角色,而赵丹的造型也颇为典型,大框眼镜配着胡茬显得合乎人物身份又独具个人特有的幽默感。

《红色娘子军》后,她大放异彩

祝希娟饰演的山雀父母在旧社会被活活烧死,但此片中山雀的命运要好得多,父亲的朋友将她抚养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希娟本片中的角色和为她赢得百花奖的《红色娘子军》“吴琼花”有一定程度的类似,只是人物的整体基调要活泼、轻松得多。性格上是泼辣、直爽的外向型性格,而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从上海过来的知识分子。

平静故事背后的暗潮汹涌

电影比起同期的故事片不那么戏剧化,例如战友情、同事情都是通过细节表达,温润动人。但电影最大的戏剧因素便是两代人思想观念的冲突与知识分子对待劳动的态度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英(吴文华饰演)虽然对老一辈的过去不甚了解,但她悉心学习,初来林场尚未适应的她很快地与山雀(祝希娟)、路春(赵丹)融洽相处。(吴文华主演过蔡楚生、王为一联合导演的珠江电影制片厂故事片《南海潮》,她也曾在“夭折”的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演员中名列前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黄达亮饰演的寄望则是本片又一个重要角色,他自诩“学技术的”却潜意识自视高人一等,看不起一般林场工人的劳动认为自己作为知识分子去伐木实为大材小用,他非但与其他工人很难和睦相处,还屡次开小差、甚至想逃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电影的后半段,寄望正如观众预期般经历了老前辈路春(赵丹)教育后,思想上有了进步变得更加成熟。电影对他的态度转变刻画得是简单的,事实上,如何看待认识“劳动”、知识青年如何自我定位一直是很多电影都在探讨的(80年代的《16号病房》亦是代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使我想到了上影厂另一位帅哥的那句“分工不同,人人平等”,只是现实毕竟不同于电影。

本文版权归 宿夜花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