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凌潇肃和姚晨还没有搞对象,《关中匪事》大火,这些年过去了,人家都离婚了,但是凌潇肃所塑造的“墩子”形象一直记在我的脑海里。

《关中匪事》讲述的是民国初年,八百里秦川遭遇大旱,官府腐败,土匪横行,墩子的父亲因为和土匪扯上关系而被保安队长罗玉璋杀害,此后墩子想要报复罗玉璋,给罗玉璋吓的头发都掉了。

实际上这部电视剧中很多文化元素都有陕西刀客的影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刀客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鸦片战争爆发后,清朝对地方的统治力下降,社会秩序遭到践踏,带有绿林性质的各种组织在全国各地风起云涌,其中关中与豫西一带就以刀客而闻名,在以前的文章中,纵横讲河南“镇嵩军”的时候就已经讲过豫西刀客,本文主要讲讲关中地区的刀客。

刀客必然是拿刀的,当时关中地区的绿林人士普遍拿临潼关山镇造的关山刀,此刀长约3尺,宽不到2寸,因为刀的形制特别,而大部分持这种刀的绿林人士也多活跃于关中地区,因此被称为“关中刀客”。

刀客群体的形成,是一种文化上的概念,并不同于以往传统的土匪,占山为王,公开反对政府,他们更多的是与老百姓在一起,有的刀客既是绿林也是老百姓,官府想要剿灭,立马就成了老百姓,导致官府也束手无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则徐巡陕之时便说:“陕省刀匪最为间阎之害。”也就是说,刀客们白天是老百姓,晚上的时候出来抢劫,对关中地区的治安带来极大的破坏。

随着刀客的不断发展,刀客逐渐演变成有组织的秘密社团群体,跟四川袍哥的组织形式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还有一种说法是关中刀客的形成本身就跟四川地区的哥老会、红枪会有一定的关联,结合关中地区的风俗最终形成刀客会。

刀客会的成员也依靠于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形成团体帮派意识,在此基础上不断吸收成分复杂的社会闲散人员,形成自己的组织形式。

刀客会里面有一个首领,一般称为“某某哥”,而首领之下都是兄弟,不在细分等级,在信仰上多尊崇侠义之道,很多刀客在行走江湖的时候,往往路见不平,便拔刀相助,一旦有仇,必然报仇雪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中匪事》中的“墩子”就是这样的形象,因为罗玉璋的杀了他的父亲,所以他的人生只有复仇,只有杀死罗玉璋。

另外,反清应该是刀客会重要的宗旨,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很多刀客会随即加入其中,陕西是第一个响应武昌起义的省份,其中刀客会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但是关中刀客并没有形成严格固定的组织,也没有形成更深一层的革命愿景,各个刀客会之间没有协调统一的行动方案,往往各自为政,这一点与豫西刀客形成的镇嵩军则截然不同。

关中与豫西本来就相连,文化上应该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豫西刀客在辛亥革命后转变为镇嵩军,一度从河南进入陕西,主政陕西很多年,虽然后来被冯玉祥收编,但是也更进一步由地方军队转变为职业军队。

相比之下,刀哥会大多各自为政,占据一方,没有地域上的归属性,最终形成陕西境内大大小小几十股的土匪,最终形成了民国时期陕西匪患,直到冯玉祥主政陕西后,1928年任命宋哲元为陕西省主席,负责对陕西境内土匪的肃清,宋哲元在陕西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剿匪行动,大大小小的仗打了20多场,其中以攻打凤翔时的党玉琨最为艰难,宋哲元最终调集三万多人围攻半年才打下来,传言宋哲元将党玉琨部的五千土匪全部斩首,使得陕西境内的其他几路土匪望风而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陕西籍著名将领杨虎城也跟陕西刀客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

而脱胎于西北军的二十九军大刀队所用的大刀,就有关中刀客的因素,大刀队实际上并不是指拿着大刀的队伍,而是手枪队,但是手枪比较昂贵,在真正实在当中,西北军根据西北地区民众喜欢用大刀的传统,为士兵配备了大刀片,因此被称为大刀队,由此可见,刀客对于二十九军大刀队还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