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经说过:“吾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顺耳,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古代人当时科技不发达,平均寿命都不是很长,能够活到七十那已经是很难的了。孔子的话是读书人的,作为普通人来说也总结了一句类似这样的俗语,那就是:“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树,七十不做衣”,这句话有什么道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农村,一生要面临这三件大事,一是盖房子,二是娶媳妇,三是生孩子。可见盖房子在农村人眼里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而农村孩子结婚都早,一般二十几岁就结婚有孩子了,这时候房子就已经盖好了。而到了五十岁这个年龄,已经没有精力和体力去盖房子了,盖新房就交给下一代人去做了,此时各方面显示都没有能力再继续折腾下去了。所以在当时那个年代,五十岁不建房说的还是很符合当时情形的。

而六十不栽树的意思是说当一颗小小的树苗长到一颗参天大树是需要很多年的时间的,最少也是需要十年的时间,所以对于老人来说,他们很有可能是等不起的,而且在六十岁的时候,那时候的老人手脚都是不灵活了,对于他们来说也许走路就是一件难题,所以更别说种树了,所以他们还是安安心心待着家里,不要去想着做些重体力的劳动了。

最后就是七十不做衣,在我们农村,过去人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以前七十多岁的老人很少,意思就是说老人到了七十岁以后,就没有做新衣服的必要了,一直到现在我们农村人,也都是年龄大了之后,在这个穿戴上面真的没有太多的讲究,有很多都是捡子女的衣服穿,但是现在生活条件都好了,为老人家买几件新衣服也花不了多少钱。

其实老祖宗的俗语还是很符合当时的情景的,人们也是通过社会经验才总结出来的这些俗语。不过社会一直在发展,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已经比以前延长了很多,如今人们也不盖房子了,俗语这种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东西,如今也都不太适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