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诗词写到一定境界后,大概就会像苏轼一样,嬉笑怒骂皆成文,后世把这叫入了化境。文字在他手上,成了抒发情绪的工具,信手拈来合在一起,或许一篇千年经典就出现了。

过个中秋他想起给远在他方的弟弟苏辙写封信,于是便有了“明月几时月?把酒问青天”,感谢那943年前密州的那轮圆月;和他人一样路过赤壁矶,突然感慨了下,于是便成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感谢937年黄州的那滚滚江水。38岁出行狩猎,觉得自己身手还是不错的,于是便有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感谢944年前的密州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本期的这首苏轼流传千年的小诗,我们要感谢的是酒和杜甫。一日苏轼喝多了,睡醒时已是日上三竿,突然觉得世界很是美好,便挑战起杜甫名篇来。他挑战的是诗圣的《绝句四首.其三》,诗圣经历半生漂泊,难得在成都杜甫草堂得了个安稳,心情很是美丽,于是便写下了这组《绝句四首》,其中最有名的是第三首,让我们先来读一读杜甫的原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绝句四首.其三》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此诗一出,大概就是唐诗七绝小诗的巅峰了。一、二句就是那传说中的千古绝对,“两个”对“一行”、“黄鹂”对“白鹭”、“翠柳”对“青天”,两个数字四个颜色,外加两种动物,杜甫好好给了世人一个教科书级别的对仗经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后两句也是经典,将窗外的终年积雪用“千秋雪”来表示,这是时间的长度,再用一个“含”字镶嵌在窗中,就是一幅被框住的雪景图。又将门外的船用“万里船”来表示,这是空间之广,再用一个“泊”字停住它,就是一幅壮阔的江景图。

2. 再来读一读苏轼酒后戏作,寥寥几句,东坡不改洒脱本色,流传了千年。

《溪阴堂》

北宋.苏轼

白水满时双鹭下,绿槐高处一蝉吟。

酒醒门外三竿日,卧看溪南十亩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写这首诗的时候东坡24岁,正是春风得意时,与好友夜宿大陵山时作下此诗。诗的一、二句和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颇为相似,只是不如杜甫这两句那么极致。东坡也用了两种动物,一个颜色,再加上“双”和“一”的数量对仗,写出了山中别样的景致。颇有新意的是,东坡取的这两种动物,一高一低,双鹭是下水,而蝉鸣是在高处,自得其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句和杜甫一样,人物出场,杜甫写窗外的千秋雪,苏轼随手写门外的三竿日,颇为诙谐。酒后睡醒的少年东坡看着山中美景,心情自然是十分闲适的,这和饱经风霜的杜甫看到门前雪景时的心境相差不小,这一点也体现在最后一句上。

第四句“卧看溪南十亩阴”,躺下来欣赏溪南的一片碧绿田野。杜甫来自东吴那些大人物的万里战船,凝聚的是历史的厚重;而苏轼卧看的十亩田才是民间小百姓最看重的东西,汇集的是平淡生活的本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的时候读苏轼这首挑战诗圣之作,会觉得差之千里,他这算是班门弄斧罢了;懂事后再读此作,又觉得其实东坡这首看似信手拈来的小诗,或许才是生活本身,如此一想令人不得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