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好我是西门君,每天几分钟,为你揭秘生活中的传播学。

前段时间,轰轰烈烈的高考终于落下了帷幕,许多学子、家长和老师都松了一口气——毕竟,精神高度紧张了三年,是该歇一歇了。

如果我问你,上大学的意义是什么,你会如何回答呢?

有些人可能会说,上大学是一个人自我提升的基本要求。

有些人可能说,上大学是为了学知识,交朋友。

有些人可能说,我比较俗,上大学就是为了拿文凭。

今天,我们不妨就来聊聊“文凭”这件事。

从小到大,不论你受过什么教育教育,上过什么样的学校,在漫漫求学之路的尽头,都会有一纸证书在那里等我们。这张纸,就是“文凭”。

根据文凭的标识,不同人被分为“专科”“本科”或者是“研究生”“博士生”等不同的段位,贯穿了他们的整个人生。

同时,我们根据文凭跟文凭之间价值的差异,将它们一一对应成不同的等级,叫做“学历”。

“文凭”和“学历”有多重要,我想答案不言而喻。从传播学的角度讲,文凭是一种“社交货币”,凝结了一个人诸多的信息,比如他的好学程度,文化水平,素质教养等等等等。

更通俗来说,它们是我们寻找工作的敲门砖,是我们谈婚论嫁的资本,甚至是我们立于社会的信心来源......

但是另一方面,“文凭贬值”的事实也是板上钉钉了。

本科学历已经不值一提,在现在的就业环境里,硕士学历已经成为很多用人单位招聘的基本要求,甚至连博士学历也失去了往日的光环——你不留学镀个金,都不好意思说你十几年寒窗就混出一个博士来。

所以,某种程度来说,文凭其实也没有当年那么重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刚刚毕业不久,也许你会有个深刻的体会——我们进入社会从事的工作,和大学时候所学习到的知识,并不一定总是对口的。

许多学会计的毕业了去做设计师,许多学表演的自己开了一个咖啡店,都很正常。就连我本人来说,现在做的工作,和大学时候学的专业出入也不小。

从单纯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文凭其实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想象你是一位等着做手术的病人,现在有两位主刀大夫站在你面前:一个拥有顶尖医学院文凭的高材生,但几乎没有临床经验,另一个学历平平,但成功完成过无数台手术的老专家,你希望哪个替你做手术?答案恐怕很明显吧。

换言之,在相当多的时候,学历和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和实践能力之间,并不总是划上等号。这就是为什么古人会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如此,那对于整个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跟它的教育水平之间,其实也并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社会学家通过一组调查数据表明,那些学历更高的人创造的价值,并不见得比普通工人高多少。想想也是,真正奠定一个社会实业基础的,恰恰是那些没什么文化但是兢兢业业的工人,而不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指点江山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美国,情况也差不多。国外的一位社会学家,分析了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六十年代的一组数据,发现美国非技术的体力劳动和服务工作的比例仅仅降低了15%,远低于文凭的生产速度。学过经济学的基本知识的都知道,当一个商品供过于求的时候,就会持续贬值。

西门君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否定文凭的作用。只是,任何事物都是有时代性的,文凭作为区分每个人三六九等的标准,其实意义已经没那么大了。只要你为社会创造财富,“黑猫白猫,能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就连北大的博士毕业生都去卖猪肉,你还怕啥?文凭说打底,就是一张纸而已。怎么可以光靠一张纸,就判定一个人的价值。你说对不?

P.S:想要加群了解更多关于传播学的知识,请在公 众 号《西门君不吐槽》留言“传播学”三个字,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