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继承祖辈基业? ?羌医传人走出大山?

杨福寿,羌名祚穆·喏姿擀佈,1966年6月出生于茂县雅都乡半山腰的一个羌寨,那里海拔高达2000米,特殊的气候环境使得这里植被种类丰富,药材品种也繁多,让杨福寿祖祖辈辈都从事着羌医工作。从小跟着父亲采药、制药,让杨福寿对羌医充满了兴趣。在父亲手把手的教导下,杨福寿学习羌医石病学、管道学、四相学、黑白学、六脏八腑等羌医核心理论,进行牛角罐、挑刺、针刺、放血、火灸、刮痧、外敷药这些带有羌族特色的治疗方式,积累了羌医诊断治疗和疗效研究的丰富经验,就这样,杨福寿承祖辈基业,成为羌医的第六代传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杨福寿到成都中医学院(如今的成都中医大)进修,并于1987年顺利毕业。为传承祖辈对羌医药的研究,5年后,他在金泉街道土桥附近开了一家诊所,并同时开设羌医药研究所,这是西南地区唯一用世代羌医药特色疗法,结合临床经验、羌族宗教仪式医学、羌族医学文化仪式来治疗疾病的研究所。杨福寿也成为当时整个成都唯一一位从事羌医治疗的医生。2006年,他将诊所搬到了金科苑小区居民楼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光大羌医疗法? ?声名远播海外

见到杨福寿,他正在诊所和助手们忙着给病人问诊、换药、配药。环顾四周,羌族传统的牛头、羌红将诊所装饰得很有民族特色。诊所里,除了药,就属各项锦旗最多,时间最近是上个月的。杨福寿说收到过多少面锦旗,自己也记不清了,这里挂的只是一小部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筹建博物馆? ?传扬羌医药文化

杨福寿不仅将羌医的特色治疗手法带给患者,更将羌医药文化一并带到了人们眼前。

《中国民族药辞典》里纳入了藏、蒙古、土家等十几个民族的药物。作为编委之一,杨福寿负责整理羌药部分,他将出版过的书籍上有刊登过的羌药进行整合,加上祖辈的经验,整理出了298种临床上常见的羌药。“羌药有上千多种,常见的两千多,最常用的500多种,临床上常用的也就这近300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