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是国际奥林匹克日,北京冬奥组委正式发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低碳管理工作方案》,将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制度创新,推动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努力使北京冬奥会成为中国展现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第24届冬奥会和第13届冬残奥会由北京市、张家口市联合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冬季奥运会。此次冬奥会共设北京、延庆、张家口3个赛区,其中张家口赛区涉及3大组团、8座场馆(竞赛场馆4座:云顶滑雪公园、跳台滑雪中心、越野滑雪中心、冬季两项中心,非竞赛场馆4座:颁奖广场、奥运村、山地转播中心、山地新闻中心),承办越野滑雪、跳台滑雪、单板滑雪、自由式滑雪、北欧两项、冬季两项6大类项目,产出全部109块金牌中的51块。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负责人介绍说:“北京冬奥会一直注重2020议程的实践,践行可持续理念,不仅是绿色环保,还注重场馆赛后利用,与当地发展长期目标契合。从选址、设计、建设、交付、移除到转为赛后利用,全过程都以赛时和赛后相互关联、共同设计为出发点。”

除融入“可持续”元素外,本届冬奥设计彻底贯彻绿色发展理念,首先实现的就是清洁能源电力100%供应。据媒体报道,今年7月1日起,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等第一批7家北京冬奥会场馆和配套服务设施将率先用上绿色电能。接下来,冬奥测试赛、正式比赛期间,场馆用电将100%实现清洁能源供电。

北京冬奥组委将使用低碳能源,建设张北柔性直流电网等低碳能源示范项目,建立适用于北京冬奥会的跨区域绿电交易机制,综合实现100%可再生能源满足场馆常规电力消费需求。

同时,北京冬奥会将打造低碳场馆,建设超低能耗场馆示范工程,推动场馆低碳节能建设改造,加强场馆运行能耗和碳排放智能化管理,使用二氧化碳等新型制冷剂,减少碳排放量,努力实现所有场馆达到低碳节能节水标准。

北京冬奥组委还将建设低碳交通体系,利用低碳工程技术开展交通设施建设,应用智能交通系统,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出行模式,冬奥会期间赛区内交通服务基本实现清洁能源车辆保障。此外,冬奥组委将推动建立北京冬奥会低碳管理核算标准,推动林业固碳工程,鼓励涉奥企业捐赠排放配额,推广碳普惠制项目,吸引社会各界多元化参加低碳冬奥行动。

北京冬奥组委规划建设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冬奥场馆使用绿色电能,既是落实“绿色办奥”理念、兑现申办承诺的有力举措,对于推动我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