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盖秀清(右)、高嵩(左)和国际军体秘书长柯伊塔上校,在国际军体总部后院合影。盖秀清 供图
长江日报融媒体6月25日讯(记者万建辉)2018年3月,为提高武汉军运会筹办工作效率,武汉军运会执委会向设在布鲁塞尔的国际军体总部派出了两名专职联络员——盖秀清和高嵩,承担武汉军运会筹办阶段的驻外“信使”职责。
6月25日上午11时,长江日报记者在武汉通过微信联系高嵩,那头传来他还带睡意的声音:“这会儿布鲁塞尔是凌晨5点……”
在他的讲述中,“信使”这份引人好奇的工作的日常展现在我们面前。
交朋友也是工作一部分
国际军体是世界上最大的军事体育组织,这是第一次有中国人常驻这里工作。两名联络员围绕军运会筹办工作“两个一流”的目标,按执委会要求在布鲁塞尔开展双边联络和多边协调工作。在完成执委会交办任务的同时,他们充分利用各种场合机会宣传武汉军运会、传递中国声音。
盖秀清是武汉军运会执委会的军方联络员,他曾在基层连队和院校教务部门工作多年,多次带队出国比赛交流,现在是国际军体海军五项委员会委员。高嵩来自武汉市委外事工作办公室。这个二人小组由盖秀清担任组长。
国际军体总部设在布鲁塞尔雅克乔丹街一栋 4 层的欧式建筑里,这栋建筑带阁楼和地下室,后面有个小院子。盖秀清和高嵩白天在这栋楼办公,晚上住在离这栋楼约两公里的地方,坐有轨电车 4 站即到。
国际军体官员和工作人员来自各成员国,他们各自的母语有法语、荷兰语、葡萄牙语、斯瓦希里语、波兰语等,但日常工作用语为英语,所以两位联络员与他们交流并无障碍。
盖秀清说,国际军体官员和各成员国对武汉军运会都抱有很高的期待,他们认为武汉军运会将是军运会历史上最成功的一届,将是组织最完善、参赛人数最多的顶级赛事。
经过近一年的工作和交流,高嵩和盖秀清与国际军体官员们建立了友谊。国际军体秘书长多拉·曼比·科依塔是几内亚人,2014 年首次当选秘书长,2018 年连任。他从 2007 年开始为国际军体工作,担任过国际军体秘书处非洲联络办公室(该机构设在非洲)官员。科依塔年轻时在中国援建的学校上学,对中国有着深厚感情。他常对高嵩说,如果没有中国,也没有他的今天,中国是非洲的朋友。
国际军体媒体宣传处处长戴维出身体育世家,戴维年轻时接受过专业足球训练,曾在国际大体联工作。戴维说,他去年到过武汉,也喜欢上了热干面,在武汉期间一日三餐都想吃热干面,回国之前还在天河机场买了袋装的热干面。
协调“取水”为倒计时一周年晚会添彩
去年9月中旬,高嵩收到武汉传来的一个通知,为配合军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晚会的导演创意,需要从亚、非、欧、美四大洲(大洋洲目前没有国际军体成员国)主要河流里取出部分水样,作为全球军体运动员团结的象征,送到武汉在晚会上汇聚展示,取水现场的视频也将在晚会上播放。
因事先已有中国军人运动员在长江取水,高嵩随即请武汉方面提供具体要求和视频样本,然后联系了多个国际军体成员国,并争取驻国际军体总部的各国代表支持,经过10多天紧张的联络、沟通,最终确定了另外三个取水地点及承办者。
去年10月18日晚,武汉军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晚会在汉口江滩举行,中国、法国、坦桑尼亚和巴西的4名军人,各自将一罐取自长江、尼罗河、多瑙河和亚马逊河的河水汇聚到一起,晚会大屏幕播放的取水视频画面也相当感人,成为晚会一大精彩看点。
辛苦并快乐着
高嵩刚到国际军体不久,秘书长要他作为总部足球队的一员,参加与国际军体欧洲、非洲、亚洲和美洲代表队的友谊比赛。
去年底,国际军体总部组织了一个活动 :每人买一件礼物送给同事,但送给谁并不明确告知,而是通过一个电脑程序,对赠送对象的特点作出描述 ;活动当天才公布那些描述,让大家一个个猜礼物是想送给谁 ;参加者如果觉得自己是这个人,可以站出来“领赏”。活动开始后,因为有的描述故意运用了模糊概念,误导了大家,结果“冒领者”引起大家大笑。
盖秀清说,在国际军体总部工作生活,有愉快的一面,也有不易的一面。因为时差和假期不同,造成不少额外工作量。当地凌晨是国内的上午,熟睡中经常被电话或信息吵醒 ;中国和比利时假期不同步,任何一方不放假,联络员都要坚持工作,如中国的春节和国庆假期,联络员要按照国际军体作息时间上班。
生活上也有“不易”。高嵩刚到布鲁塞尔时,因不适应当地饮食而犯过胃病,后来他和盖秀清两人从零开始,学着自己做饭。
国外没有午休,两人午餐最经常去的地方,是国际军体附近的一家中国面馆。巧的是面馆老板是湖北人,听说家乡要承办世界军人运动会,十分高兴,也常给他们碗里多加几块牛肉。
【编辑:金鑫】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