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欢迎收看小编今天带来的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暖心之家”召开志愿者服务经验分享会

据了解,“暖心之家”现有49名志愿者,包括38名党员和11名入党积极分子,最长者70多岁,年纪较轻的仅30多岁。党员志愿者工作室以“为民服务,增强党群关系”为工作宗旨,积极弘扬“垃圾分类我先行”的精神,努力为垃圾分类工作发挥作用。

垃圾分类做得好,志愿者工作少不了

“‘暖心之家’意在‘暖’。”程家桥街道上航新村居民区党支部书记朱雪菊告诉记者,“暖心之家”成立于2017年6月,最初只有28名党员志愿者,成立的初衷主要是“补短板”,即“为民服务”与“增强党群关系”,而开展的工作主要是服务群众的公益活动,如免费理发、量血压、组织群文活动等。居民区的垃圾分类启动于2017年10月,从那时候起,志愿者们就倾情投入,一边先行试点一边入户宣传推广垃圾分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小志愿者上门派发分类垃圾桶

要改变几十年的生活习惯谈何容易,在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初期,志愿者们四处碰壁。“暖心之家”发起人冯大成现已80周岁,原是航天领域工程师的他对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感触颇深,他直言,生活垃圾分类,党员志愿者就应“先行”,而开展群众工作就应该细致入微,作为志愿者应做到“四勤”,即“脚勤、眼勤、口勤、脑勤”。

指导员、积分员、巡逻员、统计员……“暖心之家”的志愿者在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中“扮演”着各种角色。2017年10月至今,从早到晚,无论严寒还是酷暑,志愿者们出谋划策、组织团队、宣传鼓励、放弃节假日,他们不仅在每天的13个半小时内全时段指导垃圾分类工作,还带动丈夫、父亲、弟弟等家属报名志愿者,组成“夫妻档”“父子档”“祖孙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卡槽机”的发明人朱庆辰

其中,70多岁的党员朱庆辰在招募志愿者时积极主动报名,在推广垃圾分类的工作中发现,许多中老年人在使用“绿色账户”积分时经常出现手机扫码的情况,志愿者左手持卡右手拿手机,对准光线控制距离,需要多次尝试才能刷卡成功。为此,朱庆辰萌生了制作“卡槽机”的想法。从最初的简单实用,到如今的精美便捷,“卡槽机”发展到了3.0版,而程家桥街道的所有居民区也都在使用这款由他设计的“卡槽机”,经过一年多的“压力测试”,各居民区反馈良好。

自实施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以来,上航新村居民区居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支持参与率从试点初期的30%上升到了100%,投放准确率从65%上升到了100%,垃圾减量率从试点前的日均30.7%上升到现在的日均56%。

绿化带成“门前小花园”,生态绿植一起搞

志愿者工作“永远在路上”,为改善社区整体风貌,为创建宜居环境,“暖心之家”协同党支部、居委会筹建了绿化志愿者团队——“爱我家园”绿化分队。通过共同治理与一系列的“扮靓工程”,如今的上航居民区已然成了五彩缤纷的“美丽家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上航新村小区内景

按照“三步走”的方法,“暖心之家”首先组织了居民开展绿植认养活动,此外志愿者还分管起了居民区的14个公共绿化带,并在每幢楼的楼层、门口布置了鲜花盆景美化楼组,由此对小区空间实现了绿化全覆盖。

浇水、施肥、养护,一时之间,身穿“绿马甲”的“暖心之家”志愿者与居民成了居民区的“园丁”,在一个个“绿色小天地”内,200平方米的认养空间内,月季、杜鹃、康乃馨、白兰花、桔子树、山茶树……构建起了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小区生态美景。居民纷纷感慨,绿植生态,既陶冶情操又美化环境,一举两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片说明:志愿者指导居民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生活垃圾

除了推进“两网协同”一体化、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与扮靓公共空间外,“暖心之家”始终不忘公益服务、为老服务。通过“废旧物巧安排和闲置物品公益共享”等志愿者活动,“暖心之家”响应了节俭养德全民节约行动和低碳环保的号召;通过为60岁以上老人免费理发、量血压、在40℃高温天在居民区活动室开放冷气、开展合唱歌咏活动、中国象棋比赛等,“暖心之家”成为了居民区最“暖心”一支队伍,他们不仅践行了奉献、有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还从根本上增强了党群关系。

对文章有什么建议,请留言下方,小编看到后会改进的,谢谢大家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