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志刚

今天,我想写一种文化,

因为这种文化触动了我的灵感。

可我却不知道如何下笔?

也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因为这种东西,

我们经常会看见,

但无法更加具体追溯它的发展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它,就是“高抬”,

为什么叫做高抬?

都源于一个传说!

它,流传了一千多年以前,

相传发源于古代的一个战争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候,

宋朝和西夏正在打仗。

宋朝大将杨文广,

此时,正驻守甘谷县安远镇。

每次胜仗,

士兵们都要把他抛向空中,

或者把其他将领也抛向空中,

或者由士兵抬着,

欢欢喜喜的四处游走。

那份荣耀,

那份热情,

那种激动人心的场面,

也只有自己才能真的体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把胜利者抛出去,

或者,抬着游街的形式,

以此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欢腾。

喜庆,

还有那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心情。

通过把胜利者高抬着游街,

淋漓尽致的把它展现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战争结束了,

一些历史学家,

为了留住曾经的一些记忆,

还有,那刀光剑影,

以及鼓角争鸣的痕迹,

空中抛人的习俗,

还是流传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是,改变了一些形式,

譬如:将原来的大人改变现在的小孩,

而抛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由原来的几个人操作,

把其抛在空中后,再迅速接住,

改变为成如今把小孩,

用铁架子,

把他们固定在上面,

然后用戏曲的方式,

表现出来的依然是那些,

让老百姓耳熟能详的故事。

或者,那些经历了千百年以来岁月的洗涤,

但依然栩栩如生,

历历在目的人物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社会的发展,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高抬”已经不知不觉之中,

变成了"高台"!

被固定在铁架子上的孩童们,

画上了戏妆,

穿好了戏服,

周围也被装饰成相符的环境予以衬托。

造型之奇特,生动而传神,

真的让人惊叹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后,由众人将镶入石块的铁架子,

抬起来之后,

前后,或者左右移动,

如今,进行高台这种传统文化。

游街或者表演时,

不再是依靠众人之力来抬,

而是将其绑在了各种农机上面。

但铁架子下保持稳定的石头,

在车厢内依然形成一个大大的石台,

所以,又被称为“高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高台”的游行,或者移动,

或者通过行走展现出来的各种表情,

譬如:动作,眼神,形态,

又很自然的被人称为“高台”表演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

张志刚;甘肃甘谷人,昵称:甘谷传统文化;天水文学;甘谷新媒体,冀城汉子等,退伍军人,农民,自考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科,行政管理学本科学历;甘谷县作家协会会员,理事;甘谷县摄影家协会会员,天水市摄影家协会会员,热爱文学,并自办多家自媒体平台,担任主编,主播,写了很多文学作品,深受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喜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