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灵魂;不同的城市,有不同的灵魂,才会显得这个国家很可爱,这个世界才美好。

因为,你每到一座城市,会感受到不同城市的气息;你每到一个乡村,会感受到不同乡村的风情。不过如今的我们,很多城市或很多乡村,长得越来越像,到哪都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样的公园,无非就是大小不同;每一个乡村,我们可以看到同样的钢筋水泥土建起的民房,不再有过去特色的乡村;甚至,我们看到的旅游景点,卖的东西都一样,总觉得去某一个地方游玩,好像自己家的环境搬运到了另一个地方。

也许,这就是我们在加速城镇化过程中,强调的标准化、规范化的结果,因为只有这样整齐划一的规划好,建设成本会更便宜,房子也很容易批量生产,买的人也觉得自己住的跟别人没有任何差别,身份认同感更强烈?也许这就是我们近几十年城镇化最好的答卷,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整齐划一的道路、建筑,再也没有景观别致的建筑,让你体会到不同的异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风景一样,不要紧;房子一样,不要紧;不过有一点,如果越来越多的城市,在经济支柱产业上,发展越来越一样,就不是什么好事。这不仅仅,让人们担忧产业单一化背后的就业,经济发展均衡的生态问题。

不过,现实的角度,我们确实在走同一条道路,就是很多城市经济已经开始远离发展制造业,侧重发展虚拟经济服务业。这不是什么好事,但是却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而又特别无奈。

记得以前,不少人以科技之城为傲娇的深圳,现在已经慢慢变成了金融之城。想象过去这里,诞生过华为、腾讯这些高科技公司,现在这十几年,并没有再度产生领先的科技公司。甚至出现,华为部分迁出深圳,后来引发大规模的讨论,才没有出走。不过,现实的是,像富士康、三星这些企业,也大部分不在这里发展了,都迁走了。

深圳的发展,尤其改革开放,在科技创新上远远走在全国的前列水平,甚至超越北京上海。现在呢?在全国都在争做金融中心城市,深圳凭借着靠近香港、澳门等地理位置优势,把自己打造成金融之城的雄心已经变成了现实。7月5日,根据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统计,2018年全年,深圳金融业实现税收(不含海关代征和证券交易印花税)1314.8亿元,同比增长17.5%,占深圳市总税收的22.37%,超过制造业20.30%的贡献比例。2019年前五个月,深圳金融业平稳增长,金融业继续保持全市纳税第一的行业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其实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深圳已经逐渐去制造业化,实体经济很难在深圳有更好的发展。可以想象一下,如今深圳的房价基本也是雄踞全国前列水平,地皮更是寸土寸金,就连华为这种有实力的高科技企业都觉得很吃力,就更别提一般制造业企业。也许,这就是过去的产业政策“腾笼换鸟”,我们换来了金融这只金丝鸟,制造业企业就像候鸟一样迁走了。

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绝大多数大城市要走的路就是留不下的制造业,搞不好的高科技,只能向赚钱最快的金融、地产服务业发展。就香港那样,赶走了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企业,科技领先企业,留下了金融和房地产业,一个日益空心化的城市。

也许,有人觉得纳税大户变成金融业,就觉得城市空心化,有点夸大其词。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会更加突出,因为这里租金成本高企,人力成本大幅上升,有几个制造业企业能承受得住,买地扩大厂房规模更是奢望,租都租不起。可能会有人异想天开的说,我们这会有高端制造业,留住就可以了,有点想没有饭吃,可以吃肉的感觉。即便是高端制造业,也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很多中低端制造业产业集群,才有可能。你觉得没有大批制造业的企业,会有什么高端制造业产生,只有一家,在那闭门造车吗?试问,有几个人还会选择在深圳工厂里拿着几千元的工资干活,租着昂贵的房子生活?这也是很多农民工,不再跑去深圳打工,导致深圳制造业企业招工难的重要成因。

一个现实的问题,大多数大城市最后都会很快“香港化”,剩下的产业大多数是金融服务业和房地产业,其它的产业几乎很难生存下去。因为没有足够高的利润,来支撑高房价,高劳动力成本,这是不得已的必然,因为房地产金融化的唯一结局就是让城市空心化!这也许就是房地产最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