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生病了,这节课我们上语文课。”“习题做完的同学可以出去上体育课,没写完的在教授上自习。”“都快考试了,还想着上体育课,你们心怎么那么大,考不好怎么办,这节体育课上自习。”我想这是很多人在上学时班主任为了不让我们上体育课说的很多理由中的其中一部分,但现在国家真的下批文了,党中央、国务院文件来了:体育纳入中考必考科目,体质不合格不能毕业。
2019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意见》指出,坚持健康第一,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健全国家监测制度。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开齐开足体育课,将体育科目纳入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对于青少年儿童而言,学校体育已成为孩子日常锻炼的重要一环。而学校体育又是学校教育的薄弱环节,学生体质下降严重。

加之日常课业负担,不但孩子学得心累,家长也看得心疼。

坚持体育锻炼,能帮助孩子增强体能、改造大脑,让孩子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学生身高、体重等身体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但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忽视体育锻炼导致的青少年体质下滑问题却日益凸显,“好日子养不出壮孩子”现象令人担忧。

中国经济腾飞,孩子营养越来越好,天天喝进口奶粉,顿顿有鱼肉蛋禽。孩子吃的越来越好,为什么身体反而越来越差?

最主要的原因:体育运动太少了
然而,应试教育之风,让中国学校的体育被边缘化,学生的锻炼时间常常被文化课侵占。一些文化课老师经常说:“体育老师有事,这节课我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退几十年,踢毽子、推钢圈、跳房子、捉迷藏是少年儿童的最爱,既锻炼身体,还结交伙伴。

现如今,捧着手机或平板电脑玩游戏成为不少青少年的首选,游戏变成“电子鸦片”,孩子们对体育锻炼“不感冒”甚至敬而远之就不难理解了。

为了不让孩子变成新一代的“东亚病夫”,我们必须要对体育重视起来,不仅思想上要改变,行动上也要有所表示,所以赶紧让孩子抓紧时间锻炼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