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科举史上,出现了很多父子进士、兄弟状元、一门四进士的佳话。但是两兄弟乡试时同时考中举人,会试同时考中贡士,殿试时又同时考中进士的情况却十分罕见。明嘉靖时期,就出现了这么一对兄弟,但他们的这段经历没能成为科举盛事,反而上演了一出科举悲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兄弟便是翟汝孝和翟汝俭,似乎大多数人对他们并没有印象,但他们的父亲翟銮确实个显赫的人物,曾是嘉靖朝的内阁首辅大臣。

从理论上讲,翟汝孝和翟汝俭成为兄弟进士代表的是正能量,当被天下读书人视为典范。但是,他们不但没有赢得赞誉和羡慕的眼神,反而招来了铺天盖地的辱骂声。社会舆论纷纷指责他们兄弟能同时考上进士,并非出于个人才能,而是他老爹暗中操作的结果。

全天下读书人的力量是巨大的,一时间舆论汹汹,全部指向了翟汝孝和翟汝俭这对兄弟,并对内阁首辅翟銮口诛笔伐。对于这件事情,嘉靖帝十分重视,要求吏部和都察院官员成立调查组,立即展开调查。

在翟銮看来,这次皇上所说的调查不仅会查自己的两个儿子,也一定会查到自己。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他写了一个奏疏,请求嘉靖帝亲自命题,由有关部门大臣来主持一次复试,看看自己的儿子到底是不是有真才实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翟銮的这个提议倒也个办法,如果真是能顺利通过复试,就足以说明翟汝孝和翟汝俭是靠真本事考中进士的,这样一来便可堵住悠悠之口,天下人也就无话可说。然而,嘉靖帝没有采纳翟銮的建议,还严厉斥责他说:“銮被弹劾,有旨参看。乃不候处分,肆行扰办,屡屡以直无逸为辞。”

显然,嘉靖帝认为翟銮这是在干扰调查,想让自己的两个儿子顺利过关。而且嘉靖帝还说:“二子纵轼、辙之才,岂可分明并用,恣意放僻如此。”这话的意思是,你翟銮的儿子有苏轼、苏辙那样的才华吗?苏氏兄弟同中进士那是名副其实,你翟銮竟然要我亲自命题复试,不就是想要我为你两个儿子正名吗?这不明摆着是在利用我吗?

鉴于翟銮及其儿子在这次会试中的表现,嘉靖帝认为他们兄弟参加乡试、会试的过程中,肯定也有问题。于是,调查范围进一步扩展,从乡试、会试考官一直查到殿试读卷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刑部和都察院相关官员经过仔细调查,却没有给出直接的证据,而是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指责翟氏兄弟有舞弊嫌疑,具体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嘉靖帝根据这个调查意见,作出了最终的审判意见:翟銮父子革职为民。

尽管从有限的史料来看,无论是举报的奏疏还是嘉靖帝最后的判决结果,都没有证据证明翟銮参与了舞弊。但是,从案情的经过来看,却处处都有翟銮的影子在,确实存有舞弊的嫌疑。即使是这样,将翟銮革职也是合适的,可以说翟氏父子得到这样一个结果也不算多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如果仅仅是这样看问题,显然又有些简单。从当时的政局情况来看,不能排除嘉靖帝想趁机剥夺翟銮权力的因素。换句话说,嘉靖帝炒掉翟銮只是时机问题,正好这次有人举报他儿子舞弊,给了嘉靖帝机会。这样做既让翟銮无话可说,而且也让天下士子看到,他严厉打击敢于徇私舞弊的人,真可谓一石二鸟。

当然,有些史料也说,翟銮之所以被革职,还有一个原因是严嵩要将他挤走。当时翟銮是内阁首辅,资历比严嵩要老,但严嵩的权力比翟銮大,因此严嵩一直视翟銮位眼中钉肉中刺,千方百计要除掉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翟銮两个儿子考中进士后,社会上流传这是首辅大臣翟銮徇私舞弊的结果。严嵩认为这是除掉翟銮的大好机会,于是授意他人去举报翟銮。严嵩最终达到了目的,让翟銮一夜之间由内阁首辅变成一介平民。或许翟氏兄弟是否真的舞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为一场政治斗争提供了契机,而各方势力最终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这就是封建官场的尔虞我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