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字数|2.2千

阅读时间|8分钟

图片来源|网络

6

考古学和文献学的大牛

考古学和文献学的大牛

【2019420联考】考古学研究要充分结合文献记载,在历史时代考古学的研究中尤其如此。中国古代文献________,自当按各人的专业需求,择要阅读。要紧的是必须懂得文献史、目录学等,以便在繁多的古籍中寻取确切相关的记载,加以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比比皆是 考察

(B)恒河沙数 审核

(C)汗牛充栋 查证

(D)浩如烟海 考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古学研究要充分结合文献记载,在历史时代考古学的研究中尤其如此。中国古代文献________,自当按各人的专业需求,择要阅读。要紧的是必须懂得文献史、目录学等,以便在繁多的古籍中寻取确切相关的记载,加以______。

(A)比比皆是 考察

(B)恒河沙数 审核

(C)汗牛充栋 查证

(D)浩如烟海 考核

正确率

26%

易错项

B

本题第一空可选CD,第二空可选AD,综合选D。这道题正确率很低,主要原因在于 题目选材不当 ,使得考生很难理解第二空的含义。

第一空较为简单:

中国古代文献________,自当按各人的专业需求,择要阅读……在繁多的古籍中寻取……

可发现该空显然在强调「中国古代文献非常多」。逐一分析选项:

A「比比皆是」意为「一个挨一个。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不太适合本文语境。

「比比」意为「处处」,「比比皆是」就是「处处都是」的意思。虽然从语义上来说,似乎可以对应「中国古代文献非常多」的说法,但实际上并不然。

结合语义可发现,「比比皆是」不仅表示「多」,还有些「随处可见」的感觉,隐含着「该事物非常常见,没什么值得注意的」之意,如果和「中国古代文献」连用则带有贬义,因此排除。

B「恒河沙数」顾名思义,意为「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B成语的含义看似问题不大,也不带有贬义,但为什么也不合适呢?原因很简单,本题讲的是「中国的考古学」,使用有印度背景的成语并不合适,同样排除。

C「汗牛充栋」和D「浩如烟海」都是可行的。

「汗牛充栋」是各位小伙伴非常熟悉的成语。该成语意为「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可以发现该成语和「中国古代文献非常多」

出自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又作《陆文通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墓主生前爱好读书、知识渊博的赞赏。

本题第二空不太好理解,原因是题目选择有些问题。该文出处为《光明日报》2014年8月25日的一篇评论,题目为《让中国考古面向世界——读〈王仲殊文集〉》,作者王子今。

王仲殊(1925- 2015)是当代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他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在中国汉唐时代考古学,兼及日本考古学和日本古代史。《王仲殊文集》收录了王仲殊先生70余篇学术论文以及田野考古调查发掘报告。而王子今在这篇相当于「读后感」的评论中,对王仲殊在考古学上的贡献极为称赞,题目对应的原文段落如下:

王仲殊早年有丰厚的文献学知识的积累,又有浙江大学和北京大学专攻中国古代史的学术背景,正是以此为基础,结合承夏鼐先生指导的田野考古调查发掘实践,形成了突出的学术优势。例如,发表于20世纪50年代的《沂南石刻画像中的七盘舞》《略说杯盘舞及其时代》等论文,都较早提供了图像文物与文献记载完好结合的研究方法的范式。《汉长安城宣平门的发掘》作为发掘简报,也充分利用了诸多文献所见汉长安城史料。王仲殊曾经说:“ 考古学研究要充分结合文献记载,在历史时代考古学的研究上尤其如此。中国古代文献浩如烟海,自当按个人的专业需求,择要阅读。要紧的是必须懂得文献史、目录学等,以便在繁多的古籍中寻求确切相关的记载,加以考核。在引用文献记载时,务必实事求是,力求准确,不可断章取义,切忌牵强附会 。”《王仲殊文集》收录的许多论著,可以为后学者提供路径的引导和实践的榜样。

可发现原文是很好理解的。题干涉及的内容,其实是王仲殊对于「考古学研究」的评论。在这之前,作者先介绍了王仲殊先生的资历和治学水平,并点出了他的优势——「文献学+古代史」二者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在考古中多角度应用「史料记载」「发掘现场」「图像文物特征」等方法提升考古成效。

因此本题第二空的D选项「考核」符合题意。

由于题目的选材其实是王老先生的观点,因此可看出原文的逻辑是「结合文献学等学科(其实也包括现场挖掘等实际发现),对古籍的记载考察并核实,这一考察核实的过程反过来能增强考古的针对性和成效」,所以应选D「考核」。

A「考察」问题不大,但该词往往应用在「党组织对拟提拔干部进行考察」「实地考察工厂选址」「招商引资考察团」等党政、营商语境中,勉强可以接受。

B「审核」不合适,该词中的「审」往往意味着「审查后再核实」,强调主观上的不信任(不一定是怀疑,而是要保持一个不信任的倾向去工作),例如「审核企业年报」「审核面试资格」等,排除。

C「查证」往往和犯罪调查、侦探查证相关,虽然「调查情况以求证实」的用法似乎和本题相关,但使用语境不合适,排除。

综合考虑,本题D选项正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发现,单纯拿出王老先生的话,很难理解第二空对应的这句话究竟在表达什么含义,因此这道题如果做错的小伙伴也不要太纠结。

总的来说,联考的题目相对于国考来说,确实有些偏,但其选材颇有可取之处。就这道题来说,它涉及到「考古学」+「文献学」等学问的综合,而且提到了一个绝大部分人都很陌生的大牛——王仲殊先生。

王仲殊先生是中国汉唐时代考古学、日本考古学和日本古代史的国宝级学者,他的代表性学术文章在网络上可以搜到,大家有兴趣的话非常推荐去学习。

例如《关于日本第七次遣唐使的始末》这篇文章,讲述了日本第七次遣唐使的意义,使者粟田真人朝臣在中国受到欢迎的经历,粟田真人朝臣归国后受到的奖励和带回的则天文字、铜镜,以及 中国官方(皇帝武则天)正式承认日本国号(之前称之为「倭国」)

现在汉服文化和日本文化在当今中国颇为流行,各位小伙伴们可以就这个题来学习下王仲殊先生的考古著作,说不能能帮助自己认识更多的朋友,为人生增添乐趣。

第一空不能填入「比比皆是」和「恒河沙数」的原因一定要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瓜公考解题

直观、简明、全面、深入且免费的公考干货,都在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