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数日的杭州女童终于被找到,令人倍感痛心的是,奇迹没有发生。

13日下午,女童确认死亡的消息一经发出,百度上就出现了认证为“章子欣父亲”的账号。该账号发文:“刚刚得知我的子欣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去了天堂,这一辈子我们无缘继续做父女,希望下辈子她还是我的女儿,让我能够继续照顾她......”

言辞固然悲恸,却引发了外界对真实性的质疑。果不其然,这个消息根本不是死者父亲发布的,而是百度新闻编辑的自发行为。

目前,百度称,“当值编辑此举严重违反百度新闻管理规定,伤害了子欣家人和广大用户的感情,我们感到非常抱歉和羞愧。我们已经删除此条动态,对负责编辑予以立即开除处理,同时会全面复盘百度新闻管理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除+致歉”的操作,显然不能平息舆论之怒。

一来,在听到外界质疑声音之初,百度嘴硬予以否认,仅仅3个小时就自我打脸,作为网络媒体平台的公信力何在?如此操作让人不禁推测,是不是公司在发现舆情后,第一反应就是否认、灭火,察觉兜不住了才不得不认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来,这已经让人数不过来是百度第几次吃“人血馒头”了。竞价排名机制导致的魏则西之死等人间悲剧令人印象深刻,前段时间,李彦宏在演讲中被泼水,舆论不乏调侃。这些说明,作为一家知名互联网企业,百度的美誉度正因“德不配位”受到严重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俗话说,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逐利是企业的天性,我们不指望谁成为慈善公司,但无法容忍任何一家公司视伦理为空气,以死者赚取流量的行径。从传播的角度讲,媒体都知道类似女童失联事件全国关注,任何一条新动态都足以带来十几万甚至几百万的点击量,但一字一句重若千钧。

人们忍不住要追问那位编辑:靠假新闻吸引来的流量究竟能兑换成多少稿费?拿着这样的稿费,夜深人静时难道不会良心难安吗?

人们更要问一问百度:一则热点事件的假新闻如此轻易地就被发出,审核机制到底在审核什么?那么多前车之鉴都不足以触及灵魂,难道每次致歉都只是公关策略而已?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希望栽跟头的百度能够敲响一记警钟,打消更多侥幸,唤起更多敬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