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修进一条“扶贫路”,饱受舆论关注和争议的郑州市上街区五云山项目别墅区再度陷入舆论漩涡。(7月15日中国新闻网)

今年4月,有媒体调查发现,一条政府动用500万扶贫资金的扶贫开发路,受益者并不是贫困群众,而是一个规模达到万亩的高档别墅区。山上诸多关卡,普通群众不能随便出入。这意味着这条“扶贫路”受益的不是贫困群众,而是花钱购买山庄别墅的人。

不管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让扶贫路修到别墅区则跑偏了扶贫本义。这种把扶贫资金异化为享受某种福利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社会公平底线,极易滋生出新的矛盾。正是如此,附近的老百姓对这条扶贫路意见很大。其实,扶贫路本是“暖心路”,只不过是存在了“豆腐渣”式作风,才让其变成了“寒心路”。

扶贫款作为困难民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堪称宝贵。500万,对于那些住得起高档别墅的人来说,也许就是毛毛雨,但对于贫困地区的群众来说,就是他们眼中从没见着的一笔巨款。当前,不少地方给贫困户群众一年的补助资金是150元至1200元。即使按照最高的1200元算,500万,也可以足够支付超过4000户贫困群众一年的补助金。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当地一些领导干部,却居然用500万元扶贫资金,去为那些即将入住高档别墅的人修建一条路,这样的路确实不是“扶贫路”,而是“扶富路”,是为极少数富裕人群服务的。

此事表面上看是路的问题,实际上病根则还在人身上。不管是扶贫资金管理,还是项目招标实施,都需要经过层层严格把关,尤其还要适时进行对外公示。按理说,有这么多监管和监督,扶贫路不可能会堵住附近群众的心。然而,问题就出在这上面。8年前,此处就因擅自改变土地条件建别墅而遭到挂牌督办。这本是一次很好的作风整改机会,谁知“刀刃”没向内,以至于后来出现了这条饱受争议的扶贫路。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出现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整改迟迟落不到位。我们期待的是,相关部门能够主动拿出解决问题的态度,并能以此事为契机,举一反三,深入到问题深处,并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清除作风积弊。如此,“扶贫路”修到“别墅区”之类的做法才能彻底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