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应该沉湎于肉体生活,因为肉体生活是低下的、不高尚的、烦人而痛苦的;也不应该沉湎于苦行,这也是不高尚的、痛苦和绝望的。一切都应该实行中间道路:中道。

佛法是拯救,是觉悟,是自性成佛,认识本心,离苦得乐,实行中道。

有一个人在战场上中箭受伤了,却不让人把箭拔去。在拔箭之前,他想知道射手的名字,属于哪个种姓,箭的材料是什么,射手当时是在什么地方,箭有多长等等。在争论这些问题的时候,他死了。佛陀说,我要教的是拔箭。不是追问那些无用的废话。

箭是什么?箭就是宇宙。箭就是我这个观念,就是维系我们的一切。佛陀说,不应该在无用的问题上浪费时间,比方说,宇宙有边还是没有边?佛陀在涅槃之后还能不能活下去?这一切都是无用的。重要的是我们要把箭拔去,驱邪祛魔,拯救众生。

以上佛学观和慧能的禅宗顿悟完全不谋而合。关于自性成佛,顿悟得本心,如何开发般若智慧,咱们不放看看六祖慧能是如何理解的。

1,般若智慧。

佛教认为,追求对真理的认识,达到解脱的目的,开发般若智慧很重要。如何开发呢?那就是认识诸法性空,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固定不变的实体,人们看到的一切都是虚幻不实的假象。能认识到这点,就摆脱了世俗之见,得到了般若智慧。

关于达到涅槃彼岸,大乘佛教认为有六个途径,佛教称为六度,分别为:

布施:施予他人财物或佛法,为他人造福。积累功德,以求解脱。

持戒:是一种修习方法,即要遵守佛门戒律和规定,谨慎自己的思想言行,去恶向善,保持信仰。

忍辱:遭遇不公或侮辱时要思维佛法,面对苦难和耻辱,不恼不恨,不悲不叹。

精进:即精勤勇进之义,在修持过程中,努力不懈。

禅定:心虑集中,不做别想地观想佛教义理。如果考虑事情的成败得失,对世间事物进行分别认识,心就会散乱,就不能做到专注一境,物我两忘。

智慧:就是用缘起法去观察,认识和开悟一切现象。

2,清净心意,觉悟佛道。

觉悟佛道的般若智慧,世人本来自己都有,只是因为心地迷惑,自己不能开悟。尽管人有愚痴和聪明之分,但他们的佛性却没有什么差别。因为有顿悟和渐悟的不同,所以才有愚痴和聪明的分别。

世俗之人整天嘴里念诵着佛经,却不认识自有佛性中的般若智慧,就像一天到晚读食谱却不能填饱肚子一样。整天口里只是空呀空的,就是讲上一万年也无法认识到佛性,这样终将毫无益处。

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依照汉语的意思就是大智慧到彼岸。这种佛法须用心来修行,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念。嘴上念诵而心中不行,就如虚妄幻化,像露水闪电那样,很快就消逝了。嘴上念通,心中修行,那就心口相应,表里一致了。

3,人心广大无边。

“摩可”是什么?是大。人的心量广大天边,如同空一样,没有方圆大小,没有青黄赤白的颜色,没有长短上下,没有悲伤和欢喜,没有是也没有非,没有善也没有恶,没有头也没有尾。世人的美妙本性,原来都是空的,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得到。所自性如境空,真妄在其中,悟彻本来体,一通一切通,自性真空,就是这样的。

做人,不要执着,不要听仁讲了空,就执着于空。第一要紧的便是不要执着于空。若要说一切都空。心空身也空,世界宇宙皆是空,以这种一切皆空的心来打坐,就会落入没有目标、没有结果的昏庸状态之中。

世界虚空,能含藏万物万象,如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泉源溪水,草木从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大海大洋,须弥诸山,都包容在这虚空之中。世人本性的空,也是这样,包含着天地万物。

人的本性,就是佛性,能含藏万种佛法,这就叫摩河,就是大。任何法都在人们的自性之中。如果能够悟得世界上所有的人,对他们的善行和恶行,全都不故意偏爱,也不故意舍离,不拘泥,也不被染污,这种正直真心的佛性如虚空能容万事万物,这就是大。

愚痴之人只是在口里说着佛法,有智慧的人则在心中修行,在实际践行。本性即空,有空乃大。

04自性即佛,顿悟成佛,修般若行。

人的心量之广大,可以进入到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佛法境界之中。心之见解是清楚分明的,一旦真心发生作用,我们便可认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一切即一心,一心即一切。这个真心的本体,也就是佛性,能在一切事物中来去自由,无阻无滞,这就是般若智慧。

任何般若智慧,都是从人自己的本性中产生出来的,而不是从外面进来的。不要错用心思,这就叫作真性自用。一心真了,一切都真。心量是个大问题、大道理,绝非耍耍小聪明就能弄明白的。不要成天在嘴上说佛性虚空,而在心中却不按此修行。

什么叫“般若”?“般若”就是智慧。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每一念都不愚痴,以智慧处理一切事,看待一切物,这就叫修般若行。有那么一点愚痴的念头,般若就断绝没有了。有那么一点智慧的心念,般若就会产生。

世俗之人因为痴病迷妄,无法认识到般若智慧的存在。口里讲要般若智慧,心中却总是执迷不悟,还口口声声称自己在修般若行。每一个心念都在说佛性是虚空的,但实际上却不懂得真正的佛性虚空是什么。真正的般若,没有形状相貌,智慧的真心就是般若。这样去理解和实行,就叫般若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