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近的7天里,央行已经密集投放1.2万亿,按理说流动性已经十分充裕,但市场却闻到了降息的味道,未来会降息吗?

央行7天投放1.2万亿

7月23日,央行开展TMLF及MLF操作合计4977亿元,与当日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量5020亿元基本相当。

显然,当下MLF的等额续作已经成为央行的标准操作。不过,本周后3个交易日有30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央行公开市场投放压力仍然没有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自7月15日以来的6个工作日,央行累积投放资金7100亿元,净投放5215亿元,加上此次,央行7天投放1.2万亿。

随着央行如此密集地释放流动性,资金价格触顶回落迹象明显。23日,DR001和DR007都出现10个BP左右的下滑;Shibor隔夜资金价格也在昨日回落15.72个BP基础上,进一步回落10.78个BP。

未来会降息吗?

对于高负债和做投资的人而言,降息降准才是更为关切的。美联储今年大概率降息,那么我们会跟随吗?

2019年7月23日,据财新报道,易纲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美国加息,中国没有跟随,现在美国降息,中国也要看自己的实际情况而定”、“5月、6月CPI都到2.7%了,所以现在的利率水平是合适的”。

海清FICC认为,很多人之所以认为央行会跟随降息,主要在于目前国内宏观和债市观点普遍认为:1、三季度CPI将显著下行。2、PPI将进入通缩。3、中国经济将持续下滑,因此中国央行跟随美国降息是大概率事件。但是,这三个条件支持中国降息的条件都是有问题的。

市场在解读6月CPI时普遍预计,6月CPI 2.7%为阶段性高点,三季度CPI逐月下行。但从7月高频数据来看,7月CPI大概率高于6月,预计达到2.8%的可能性较大。

海清FICC认为,市场之所以预期三季度CPI下行,主要因为高基数效应。但从高频数据看(截止7月23日),2019年7月食品部分环比涨幅是超过季节性的,导致7月大部分食品价格同比均超过6月同比:

1、猪肉、牛肉、羊肉均超季节性上涨,7月同比均高于6月同比,可能主要因为猪瘟影响。

2、鸡蛋价格远超季节性,7月同比远高于6月同比,成为7月CPI的重要增量,可能也因为猪瘟增加鸡蛋需求、高温导致产蛋减少,从鸡蛋期货价格也可以看出这一趋势。

3、蔬菜价格7月同比高于6月,主要因为中上旬在高位依然超季节性上涨,即使近几日价格回落,但是全月同比高于6月是大概率事件。

4、水产品价格7月同比高于6月。

5、水果价格7月同比小于6月,主要因为7月水果价格确实开始回落,但是降幅低于市场预期,即使考虑7月下旬继续加速回落,对CPI的向下拉动依然不明显。

假设中国央行真的跟随美联储降息,然后紧接着四季度CPI万一破3%,央行将来就难受了:CPI破3%对于中国而言,已经是五年都没有出现过的事情,到时候舆论又会指责“大水漫灌导致通胀”,这种压力谁来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