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复盘我这不长不短猎头工作。

回顾我一天的工作:上班打开电脑登录猎聘网,看看求职者的留言,看看自己发布的职位有没有人投递、搜索一下最近在做的case有没有新的简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则几个小时,克制一下也得半小时。我想和我这种工作节奏差不多的同行不在少数。

猎聘网对于猎头行业的江湖地位,有点像淘宝之于网购,搜索之于百度。把猎头这个工种推向了公众视野,这应该是猎聘对行业最大的贡献之一。

2008年,广东人戴科彬辞去宝洁品牌经理的工作开始创业。2011年猎聘网正式上线,引入了猎头这个角色,开创B(企业)-H(猎头)-C(求职者)的模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过7年,猎聘在港交所港交所上市,市值达到156.73亿元。根据最近官方数据,目前猎聘用户突破5000万,活跃猎头25万。江湖传闻,“姐夫”姚劲波一路可是大力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市的猎聘也给我们猎头报了一个“红包”,送了不少免费下载简历的名额。从那以后,明显能够感受到猎聘“豪了”,网页不断地改版、APP做的也越来越精致。

除此之外,一切照旧。

猎聘CEO戴科彬说:“当猎头的成本下降、效率上升的时候,企业就愿意用猎头招人。就算是中低端职位。”

现在看来,成本下降、效率上升确实达到了。成本下降是因为互联网平台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入门的门槛、高度竞争成就了买方(甲方)市场;效率提升则是大数据这些技术手段、几十万顾问在上面活跃能不提升嘛。

但是站在从业者的角度看,猎聘网并没有给行业带来很大的正向价值。既没有规范行业,也没有提升猎头的价值。

戴总在他的公号文章里又说了:“现在就有不少猎头为一些企业招销售,一个销售500块、800块,这就是用猎头的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Excuse me,戴总是不是对猎头有什么误会?800块的收费连成本都cover不了。把RPO当成猎头做,现在确实有不少公司就这么干,猎聘自有的RPO业务做的也风生水起。

仔细研究,猎聘除了引入猎头这个门面,和其他招聘网站并没有什么两样。这款产品并没有太多的猎头属性,大有挂羊头卖狗肉的嫌疑。

猎聘降低了从业的门槛,也拉低了猎头行业的质量。正如一位猎头大佬在她的文章说的,中国做Executive Search的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只能是recruitment consultancy。别动不动就说自己的猎头,充其量也就是一招聘顾问。

猎聘网,一家和猎头无关的网站。

如果你还是想做猎头,而不是一个“简历工作者”,就少登猎聘,玩转这个网站用不上平时积累那些猎头的软性技能。

只要你手足够快:正好有个优质候选人的简历被你搜到了、还没被客户HR联系,从概率上讲,你也能成单。

有很多朋友给我讲:你们猎头太好做了吧,甲方爸爸的钱真容易挣。

我把猎聘比喻成慢性毒品,吸一口一时爽,一直吸一直爽,最后人就废了。看似这是最高效、最直接、最容易的方式,其实也是最没技术含量的事情。算法、大数据分分钟让你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猎头行业还有个头疼现象:就是甲方经常耍流氓,拖欠、打折服务费、甚至是直接赖账。

为这事我也问过一些甲方的HR,他们告诉我:“不排除有些公司恶意拖欠,但是很多时候是我们觉得钱给的不值得,猎头把简历给到我,我在网上一搜就出来了。这是干嘛,我这是花10万块钱从网上下了一份简历?这让我们干活儿的很尴尬,领导那里也不好交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回溯猎头行业的历史,最初是为了弥补内部招聘不足的一个外部服务,和HR属于唇齿相依的合作关系,现在呢,却常常陷入和HR抢人的尴尬境地。

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

当然,技术是客观的,关键是看人怎么去用它。把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归咎于猎聘,这显得很不公允。

我只是觉得,猎聘从来都不是猎头的主战场,他只是我们的一个小工具,仅此而已。

有同行开玩笑说,猎头是个最委屈的职业,候选人不满意,客户不买账。我想未来几年会慢慢变好,经济低迷会自动优化掉一大批“猎聘用户”。终究还是要回归初心。

对于猎头或者说是招聘顾问,都要不断思索一个问题:猎头为什么而生?猎头靠什么而活?

前者是为什么出发,后者是决定我们能走多远。

真爱猎头,远离猎聘。

文字\排版:猎头聊职场

图片: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