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总是忙着,唯独缺失了孩子的童年,缺失了陪他沉浸在大自然的快乐。

作者:人鱼妈妈(富书专栏作者)

暑假到了,双职工家庭的孩子又成了“留守儿童”,白天放在爷爷奶奶家,晚上接回来。

“妈妈,周末我们能不能出去旅游一下啊?”六岁的儿子不停地央求我。

经不住孩子的再三请求,终于答应了他周末去海边度假,临行前一晚,他激动地很晚才睡。

在海边,他像个快乐的精灵一样不停地奔跑,阳光的照射下,单纯而快乐。

那一刻,竟然有点心酸:我们总是忙着,唯独缺失了孩子的童年,缺失了陪他沉浸在大自然的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大自然缺失症”,你家孩子有吗

“10后”的孩子,不缺物质,不缺玩具,却不小心患上了“大自然缺失症”。

“大自然缺失症”,是美国作家理查德勒夫提出来的,他为孩子们被高科技所包围,丧失了亲近自然的本能而感到悲伤。

一家研究机构对全国20个省市的1000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45.21%的孩子患有“大自然缺失症”。至今这数字仍在迅速攀升!

生物学家通过隔离装置把小豚鼠与地磁隔绝,惊奇地发现这些小豚鼠长大后都患上了佝偻病。

人也一样,像需要睡眠和食物一样,需要和自然的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时候,曾经唱《春天在哪里》这首歌,有段是这样唱的:

“春天在哪里啊,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这里有红花啊,这里有绿草,还有那会唱歌的小黄鹂”。

如今,春天还在小朋友的眼睛里吗?

暑假,是属于孩子们的大段时间,他们再也不用去学校,每天可以睡到自然醒,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他们又是没人管的孩子了。

很多孩子窝在家里看电视剧,追他们喜欢的明星,打游戏打到天昏地暗,陡然失去约束的孩子越放松,越堕落。

这个时候,把孩子交给大自然多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这个世界是如此美妙,从小学开始,语文教材里面就有很多关于大自然的课文,其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孩子热爱大自然的情操和探索大自然的好奇心。

这一点足以表明大自然对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牛顿在苹果树下发现了万有引力;达尔文在与昆虫打交道中成为生物学家,

《昆虫记》的作者法布尔在童年时代就迷上了户外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鸟,成为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为世人留下众多有关大自然的“奥秘”。

直到现在的小学课本里面还有她的作品。

虫蛹破茧可成蝶;水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清洁;水母通过发光来引诱食物上钩;

啄木鸟天生就会给树木“治病”;鸡蛋从内打破是生命,从外打破是食物......

大自然包罗万象,把孩子带回大自然,孩子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向其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段金希是哈哈的妈妈,从孩子零岁开始,就把其他家庭用在小朋友报早教班、游乐中心的消费卡、订购儿童早教书的钱,用来带哈哈去旅行,孩子三岁时竟然旅行了50多次。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发觉带娃旅行的重要性,其实,比起孩子在旅行中,记得多少事物,学到多少东西。

更重要的是,当他第一次看到云彩,第一次见到大海,第一次看到花朵时,所流露出来的那份欣喜与惊奇,是任何早教课给不了的。

龙应台说:“上一百堂美学的课,不如让孩子自己在大自然里行走一天;

教一百个钟点的建筑设计,不如让学生去触摸几个古老的城市;

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头弄脏自己的裤脚。

玩,可以说是天地之间学问的根本。

天生兔唇的李嫣,就是在爸爸李亚鹏的陪伴与鼓励中,越发优雅独立自信。这和李亚鹏从女儿很小开始就带她接触大自然不无关系。

大自然孕育了无数形形色色的生命,有的千奇百怪,有的婀娜多姿,有的庞大无比,有的小如蝼蚁,有带刺的也有长毛的。

人的成长就从探索大自然开始,最终也要回归大自然。

每个人都是大自然的一份子,而大自然,就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大自然,藏着孩子最好的玩具

《小猪佩奇》的爸爸是带娃高手,它非常擅长利用大自然为孩子创造各种惊喜。

起风了,大风把乔治的帽子吹走了,大风把树上的叶子都吹走了。

风太大了,把乔治都撑住了,把佩奇都撑住了,连猪爸爸都给撑住了,佩奇一家在风中玩撑住的游戏。

风突然停了,猪爸爸倒了,一家人哈哈大笑。

风停了,现在要做什么?

佩奇说:“我最喜欢在泥坑里跳来跳去。”

“那我们就在干树叶里跳来跳去!”乔治说。

于是,佩奇一家人都在干树叶里跳来跳去。

与大自然相处,孩子们感受到了纯天然的快乐。

欧洲有一种特殊的幼儿园——“森林幼儿园”,幼儿园里没有教室,孩子们回归大自然,可以爬树、玩火、玩泥巴,下雪天也在户外玩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幼儿们不是通过书本学习的,而是通过与大自然实物的直接接触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贝尔·福克说:“大自然是孩子的教育之神,孩子可以在一草一木、一雨一露、一花一土中孕育出高超的智慧、坚毅的心胸以及敏锐的感受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开辟家庭植物角,把大自然请回家

国外许多家庭的花园里,会规划出一个专供孩子玩耍的区域,纯自然和手工打造。

用自然的元素吸引和熏陶孩子,并且建造过程本身,也让孩子参与其中,增加孩子对真实世界的完整认知。

在国内,虽然不能打造家庭花园,但是开辟出一个家庭植物角也是不错的。

可以在里面种上向日葵、西红柿、各种颜色的鲜花,让孩子随时观察身边植物的变化。

同时,家长还可以分配给孩子一些任务,浇浇水、拔拔草,让孩子学会初步的劳动技能。

《最强大脑》里中明星选手——“水哥”王煜衍,为了孩子的成长,把整个家都打造成了大自然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家就像一座森林公园,从热带雨林到高寒植物,从高空飞鸟到海底珊瑚,细致入微、生机盎然。

他还亲自为女儿打造了一个海底世界,放入玄武和调配出的海水,并陆续放入各种海底生物的幼体。

著名思想家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说:“培养好人的秘诀就是让他在大自然中生活。

与大自然相伴,会让孩子更善良,更懂得感恩。

05

让孩子参与农业劳动,是探索大自然的最好方式

老家在农村的家长,暑期带孩子体验一下农家种植。

在田间地头体验一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农夫生活,会更懂得生活的不易,理解大自然本来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寒门女孩王心仪在《感谢贫穷》一文中写道:“我的童年可能少了动画片,但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去捉虫子回来喂鸡,等着第二天美味的鸡蛋;

我的世界可能没有芭比娃娃,但我可以去香郁的麦田,在大人浇地的时候偷偷玩水;

我的闲暇时光少了零食的陪伴,但我可以和弟弟做伴,爬上屋子后面高高的桑葚树,摘下紫红色的叶子,倚在树枝上满足地品尝。

我是土地的儿女,也深深地爱恋着脚下坚实与质朴的黄土地;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村,是距离大自然最近的地方,别忘了带孩子回老家看看。

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曾说:“我们并不是孩子心灵的建设者,也无法亲身参与孩子的成长,所有的一切都在自然中。

我们要做的就是顺其自然,不在孩子自然发展的道路上设置障碍。

给孩子提供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孩子的个性、情感、智力等都在这个基础上发芽开花并结果。”

把孩子交给大自然吧,大自然会还你一个健康、正常的“自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简介:人鱼妈妈,富书专栏作者,80后辣妈,专注育儿领域创作,生孩子是一种本能,养孩子是一门艺术,痴迷于研究育儿艺术的文字创作者,本文首发爸妈精读,真正的教育就是拼爹拼妈。文章来源:爸妈进化论。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