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不晒根,口不吞阳”是农村盖房子的一句老话,过去农村盖房不是用的楼板或者浇筑顶,而是用木头搭建。(如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年纪的人一看就懂,因为过去都是自己脱坯、烧砖盖房。我是农民的儿子,对这些略知一二。

房子是正南正北方向、东西排列。房子砌好墙体后,最后是上梁、上檩条。

上梁这天要选个黄道吉日,一定要错开烧纸、上坟这些不吉利的日子。

这事别不信,我之前有个朋友,上梁那天是七月十五,是烧纸的日子。

他和他哥哥一起烧纸回来后,他非要上梁,他哥哥说过了这两天再上梁吧。

朋友不信邪,于是找来几个朋友和亲戚帮着上梁,结果在上最后一根梁时后墙倒了,砸死了朋友和他的一个亲戚。

为赔偿的事,亲戚也断了,朋友死后两年,朋友的老婆也改嫁了。

有些事不得不信。

上梁这天要在大梁上贴上写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红纸,有的还要系上一双红筷子。意思是留姜太公在此吃饭,以便保护上梁的人们。

盖房在农村是一项大事,如果不请姜太公到来,会惊动当地神,当地神会给主家制造麻烦或者搞破坏。

姜太公手握打神鞭,当地诸神不敢靠近,也许是人们寻求一种安慰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谓的大梁就是房顶南北放置的粗木头,檩条就是放在大梁上稍细的木头,椽子是放在檩条上的方木。(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们明白了过去房顶的构造就容易理解问题了。

“目不晒根,口不吞阳”这里的“目”指的是檩条,这句话很形象,“目”即“眼”也,眼不是长在嘴的上方吗?檩条不是搭在大梁上面吗?两者没有任何违和感。

“目不晒根”——“目”代指檩条,檩条即锯下来的树木,树木粗的一头是树根部,细的一头是树梢部分。

这句话是说在放檩条的时候。粗的一头搭在屋内,树梢部分搭在墙体上,这样搭诸事顺利。(“不晒根”即晒树梢)。

“口不吞阳”——这里的口指的是大梁,大梁南北搭时前后不要露出头来,一定要砌在墙体里,“不吞阳”是指不晒太阳。这样搭建诸事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一切搭建好后要放鞭炮庆贺,主家要摆酒席犒劳一下施工人员。农村有“上梁上檩,小工打盹”之说,意思是说上梁都是大事,小工靠边站。

“目不晒根,口不吞阳”从天气解析这句话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下雨时一般前后墙体会被淋透,大梁露头容易腐烂,而东西墙体搭檩条的树梢部正合适,东西墙体受雨水和阳光的侵蚀时间很短。

这句老话其实透着农民的一种智慧。是生活经历积累的经验之谈。尽管现在人们盖这种房子越来越少,不妨当成一种传统继承下来。

文/秉烛读夏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