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三水
编辑 戚译引
大五人格量表是心理学领域最常用的测试之一,研究人员常常借助它研究不同人格特质与行为、职业成就、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关联。但是,大五人格量表的建立主要基于对西方精英群体的研究,最近一项新研究发现它实际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发展中国家并不适用。研究论文于 7 月 10 日在 Science Advances 发表。
什么是“大五人格”?
在心理学研究中,人格(personality)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独特行为模式。许多心理学家都尝试对人格进行分类归纳,而大五人格就是其中影响最广泛的一个体系。
大五人格的诞生可以追溯到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Raymond Bernard Cattell)编制的《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Cattell's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简称 16PF),他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取出 16 种人格的根源特质。1961 年,美国心理学家托普斯(Ernest C. Tupes)和克里斯托(Raymond E. Christal)在此基础上对人格特质的划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他们比较分析了八个不同的人格测评结果,发现尽管施测样本、施测环境或者施测方式不同,但是最后总能提取出 5 个相同的因素,它们分别是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到 1987 年,美国心理学家科斯塔(Costa)和麦克雷(McCrae)在大五人格理论的基础之上,编制了大五人格量表。
大五人格量表在心理学人格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研究人员常常用它分析人格特质与学业成就、收入、关系质量等方面的关联,甚至一些企业也会参考人格测试结果进行招聘。例如,尽责性描述一个人是否自律、谨慎、能够承担责任,该维度总是与成就或者工作情境相连。多项研究表明,尽责性维度是预测人们职业绩效、收入、甚至是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指标。
“本科生心理学”?
然而,最近的一项研究对大五人格量表的适用性提出了质疑。研究者们指出,以往关于大五人格的研究主要集中一个精英群体,他们通常生活在富裕的、工业化和民主化的西方国家,并且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通常是大学生),心理学界称之为“WEIRD 群体”(western, educated, industrialized, rich, and democratic),字面意义就是“奇特的群体”。那么对于其他更大的群体,以往的研究结果是否适用呢?
事实上,心理学领域的许多研究都受到过同样的质疑。受到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的限制,早期的许多心理学研究样本量都不太大,这对研究结果的适用范围产生了影响。此外,研究者偏爱“方便取样”,选择大学生为被试进行研究。有学者甚至严肃指出,心理学领域权威期刊《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应该更名为《美国大学本科心理系学生的人格和社会心理学杂志》,因为在人群中仅占 5% 的大学生并不能代表全人类。换句话说,大多数人都不属于 WEIRD 群体。
重新审视大五人格
为了了解一份问卷能否准确评估所要测量的指标,心理学家会评估它的信度和效度。信度表示问卷能否保持测量结果的稳定,即对同样的对象进行测量时得到的结果是否基本一致;效度表示测量的有效性,即因变量能不能准确地测到它所要测量的被试心理和行为的变化。
在最近发表的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来自 23 个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近 10 万名参与者进行了面对面的调查,发现大五人格量表通常无法测量出预期的人格特质,并且效度很低。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呢?研究人员认为,首先,可能是受到调查中使用的语言的影响,在面对面的调查中,主试对题目的解释和对受访者回答的理解都可能会影响调查结果;其次,受到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有些国家的受访者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更喜欢反馈令自己显得不错的回答。
文化差异或受教育程度并不能解释大五人格量表的效度降低。研究者们在相同的国家也进行了网络调研,发现在通过网络得到的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更接近,量表效度也更高。尽管网络调研中受过大学教育的受访者比例远高于面对面调研,但是当研究者从面对面调查中分别挑选出大学生样本和白领样本后,并没有发现他们和面对面调查的其他受访者有何明显差异。这说明受访者的受教育程度并不是影响调查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主要因素。
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 Laajaj 说:“这项研究的结果警告我们,在扩大这些研究的适用范围时一定要小心谨慎。对于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研究,我们需要让它们更适用于当前的环境,并且可能还要结合其他的方法。”研究团队建议,可以通过平衡反向计分和非反向计分的题目、随机分配主试、注重翻译和主试培训的质量和使用自填式问卷的方法来减少调查误差。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