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很早就在文学作品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诗经开篇便是两声鸟叫:“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就此为中国文学揭开了一副极为生动的人与自然的画卷。但作为较早出现的对鸟类声音的描述,《诗经》时代的鸟类言语只能称为“鸟言”,即单指鸟鸣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诗经》中华书局版

古人很早就认为鸟类有语言,只不过与人类不可以相通。在中唐以前,诗中出现对鸟言的描述大多单指鸟鸣行为或揣测鸟类心思,将其内容翻译成人语。如欧阳修所谓“鸟言我岂解尔,绵蛮但爱声可听。”

但在中唐以后,逐渐将鸟鸣视同在与人类说话,直接记录成人类语言。如宋之问“猿啸有时答,禽言常自呼。”可以说,在中唐以前,出现鸟言的诗是在说“鸟类的方言土语”,而从中唐以后开始萌芽,到北宋才正式成立的“禽言”是想象鸟儿“在说我们人类的方言土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杜鹃鸟

唐诗对于鸟类刻画的深度,以及由此而展现的人鸟之间关系之密切,都远超于前代。如对鹧鸪和杜鹃的描述,唐人只要提起鹧鸪,总未免动情,这种情绪是哀伤的,这无疑与唐人见到鹧鸪总是在路途中有关,因此鹧鸪时常被用来抒发旅愁、离愁或相思之愁。如稼轩名诗“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包括杜鹃的“思归”之意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鹧鸪

鸟类言语的意象变化,既是一个时间过程,同时也是一个空间过程。从时间来说,变化主要发生在安史之乱以后。由于中唐以后诗人活动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大,逐渐迁徙至南方,这也是禽言诗产生的重要原因。鹧鸪本是南方特有的鸟类,唐人的鹧鸪诗几乎都是在南方、或想象南方而作,其意象特别与今湖南、江西一带有关,因此才会有“楚客天南行渐远”、“湘江暮雨鹧鸪飞”等诗句。因此也就出现了借以禽类的言语常表达思归和离愁。

可以看到,如果一个对鸟类友好的人,碰到一只陌生的鸟飞进房间,心情多半会感到惊喜。然而汉初洛阳人贾谊谪居长沙,有一只在北方少见的鵩鸟飞入他宿舍,他非但没感到惊喜,反而认为是“异物来卒”,觉得不详,赶忙著《鵩鸟赋》以自广其寿。这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北方诗人对于鸟类的基本态度。在这样的情况下,直至唐前期对鸟类也没有更深的观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贾谊画像

到了唐后期,诗人迁居南方,当人与鸟的生活空间重叠得非常厉害时,在诗作中就写出了南方迥然有别于北方的人鸟关系。安史之乱中迁居南方的诗人杜甫,就有在蜀地咏杜鹃的诗。自此以后,来到南方的诗人们对鸟类日趋友善,不再像贾谊那样满怀忧惧。正因为如此,中唐以后的诗人越来越多地表现人鸟之间的良性互动。

想知道更多文学与历史地理之间有趣的知识,可以参考张伟然著作《中古文学的地理意象》(中华书局出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也可以进入聊天软件搜索“经典古籍库”,就可以查询《全唐诗》中有关禽鸟的诗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