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上海7月起正式实施垃圾分类。城市新时尚,你我新日常。澎湃评论部推出“论习惯的养成”,每天一篇,评论员、志愿者、大学生、小学生,小区业主,记录亲身经历,分享小诀窍,吐槽小烦恼,倾听真民声,寻求好建议,让垃圾分类从陌生变成习惯。人与垃圾的关系,丈量着人类与文明的距离。
对于住在上海隔壁的我来说,这个把月来,最大的感受就是,上海的垃圾分类工作已颇见成效。我常来上海办事,因此也常碰到穿着绿色马甲的垃圾分类志愿者。年长至耄耋老人,年幼如垂髫小儿。来几次之后,明显感觉到,志愿者的活儿越来越少,市民分类的功夫越来越好。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垃圾,大概是第八件与生活相伴的“大事”。按我的理解,垃圾分类重点有二:一是对已产生的垃圾分门别类,不能让其堆成城市的老大难问题;二是以分类倒逼生活生产端的垃圾生产,从源头上减少垃圾的总量。
媒体报道过一个被称为“零垃圾达人”的纽约姑娘劳伦。她有个神奇的玻璃瓶,生活垃圾通通往里扔。4年下来,一个500ml的玻璃瓶承载了她全部的垃圾量:这个小小垃圾罐里有标签胶带,有偶尔吃一次的零食袋,亦有店员塞给她的塑料吸管……问及“零垃圾生活”的秘诀,答案归位五个单词:Refuse(不用),Reduce(少用),Reuse(重复用),Recycle(重制再用),Rot(归土)。
极致的“零垃圾生活”对普通人可能挺难,但减控并分好垃圾的技能,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的基本要求。
夸张的段子和调侃,迟早会被井然的垃圾分类工作翻篇过去,就像不少出国回来的人喟叹的,遥远的欧美就不说了,便是在日本,“扔垃圾业是’生存技能’,连个小瓶,也得瓶盖分离”。说白了,垃圾分类并不是什么高阶的炫技,在不远的将来,这就是每个公民生而具备的低阶生存技能。
这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第一,垃圾分类仅仅是个开始,减量垃圾才是环保生活的“源头活水”。第二,对垃圾的姿态,体现的不仅是生态环保观,更是底线的公民责任。第三,这种技能,不是“跳一跳够得着”的要求,而是未来社会“青铜级”的生存技能。
从这个意义上说,垃圾分类这事儿不是高级的道德诉求,而是底线的法理要求。弄懂这个基本逻辑,我们可能会对习惯养成期的“阵痛”少些见风是雨的敏感,多些合情合理的耐受力。
这两天,我们城市的小区也已经在火热地开展“垃圾分类 文明你我”环保主题活动。看过小猪佩奇的垃圾分类法,看到上海垃圾分类的成绩单,大家起码少了些不必要的焦虑与紧张,多了一些水到渠成的预期与默契。在我看来,上海强制垃圾分类就像一堂课,“蹭听”后涨知识的不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