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按】本文是建立在笔者提出的“夏与商周并行”体系下写出的一篇文章。全文采用解释的方法对金沙文明历史作了概括的描述。关于“商与商周并行”体系,笔者另文会有介绍。

公元前1260年,三星堆文明毁灭。这一历史事件,在《竹书纪年》中被称为“益干启位”,在《左传》中被称为“后羿代夏”,著名的“后羿射日”的神话就由此演化而来。射日的神话故事,至今在中国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仍然口耳相传,代代不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不久(经过约50年),在今成都西郊,金沙文明迅速崛起。金沙文明崛起的这一历史事件,在《竹书纪年》中被称为“夏启杀益”,在《左传》中被称为“后杼复国”。进入春秋之后,虽然中原人对后杼的大名仍念念不忘,但对于后杼得国的历史过程认识已经相当模糊,以致西汉扬雄在撰写《蜀王本纪》时,把金沙王朝称为了开明氏蜀国,而不知道他这个所谓的开明氏蜀国其实就是《左传》中后杼所复兴的夏王国。

周人把后杼所建立的国家记为“召”,并与之通婚,建立了联盟关系。“召”和“杼”古音相近,和秦人所称的“蜀”字、马家大墓所见的“邵”字、《蜀王本纪》所记录的“尚”字一样,这些字都是西南民族语言中表示“王”义的记音字。《诗经》有《召南》之诗,即为巴蜀之地的作品。周召联盟的建立,为自称“小邦周”的姬人消灭“大邑商”提供了强大的军事资本。现在流传下来的《尚书·牧誓》把周人所结盟的召族称为以蜀为首的“西戎八国”,这是大致符合历史事实的。明了这一点,我们就能理解为什么常璩会在《华阳国志》里说:“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周末年,周、召联盟分裂,在西戎的进攻下,平王东迁,西周亡国,召族所领导的西戎集团从此逐渐淡出中原的权力中心。邓晓华、王士元等语言学家研究的成果表明,汉语与藏缅语两大语言集团产生分化的时间大约在两周相交之际,这与周、召联盟分裂的时间基本吻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中国进入春秋战国时代,中原、江淮以及长江中下游群雄并起。原来后杼在复国时所拥有的广袤疆域日益萎缩,召氏中央王朝逐渐成为了僻居西南一隅的地方政权。尽管如此,在战国末期,秦人仍称蜀为“戎狄之长”(《战国策·秦策》)。并且,随着新都马家大墓的出土,“邵之食”鼎为世人所知,这就证实了所谓的开明氏蜀国实际上他们自记为“邵”。在古代文献中,表示方国的“邵”字可以记为“召”字,二者并没有区别。如《左传》的“召康公”,在《国语》中就记作“邵康公”。

后杼在完成复国运动后,曾先后举行过两场重大的祭祀活动。其中,第一场是在大夏故地也就是今天的三星堆遗址举行的,目的是为了祭祀亡灵,留下了三星堆两个祭祀坑中的其中一个(另一个祭祀坑是后羿代夏后留下的)。《蜀王本纪》所称的开明,即为后杼王朝继承三星堆王朝而得,其义为“太阳家族”。随后,帝杼将王都迁往了今成都(《竹书纪年》称为老丘)西郊的金沙遗址,并在今羊子山祭祀台举行了另一场盛大的祭天仪式。对于这两次盛大的祭祀仪式,《左传》留下了十二个字:“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成都羊子山第172号墓发掘报告》和《成都羊子山台遗址清理报告》的介绍,羊子山祭台位于成都市驷马桥北侧,川陕公路西侧。该祭台为方形,呈三级递高,四面皆有供登台的阶梯。土台遗址年代上限为商代晚期,下限至春秋晚期,其高达10米,面积逾10000平方米,用土总量超过70000立方米,为商周时期全国的最大祭祀台。该遗址距离金沙遗址直线距离约七公里,建筑方向为北偏西55°,与金沙遗址发掘的建筑方向基本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羊子山祭台,在《归藏》、《左传》中被称为“钧台”,有时也写作“璿台”。在《山海经》、《归藏》、《左传》、《楚辞》等传世文献中,有关于夏启舞《九招》的故事有大量的记载。长期以来,学者们一直把夏启舞《九招》的传说视为神话,今天,当我们发现了夏启就是夏后杼的历史真相之后,就可以知道所谓的夏启舞《九招》,其实就是夏后杼完成复国运动之后所举行的祭天活动。

关于这场盛大的祭祀活动,传说中出自禹、益之手的《山海经》记载特别多。蒙文通、吕子方等学者曾力证,《山海经》的大部分篇章均出自蜀地,今从我们的研究来看,这个判断是可信的。《山海经·海外西经》说:

  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又《大荒西经》说: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有鱼偏枯,名曰鱼妇,颛顼死即复苏。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为鱼妇。颛顼死即复苏。

在西周时期,今湖北地区大多数方国(比如曾国)仍然是以后杼所复兴的夏王国为宗主的。因而,有关于夏启舞《九代》的故事在湖北出土的文献中也有很多记载。如江陵王家台秦简有记载说:

  《明夷》曰:昔者夏后启卜,乘飞龙以登于天,而枚占□□□。

王家台秦简的这条材料,出自先秦文献《归藏》。由于《归藏》不载于《汉书·艺文志》,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被人质疑《归藏》为伪书。江陵王家台秦简的出土,证实了《归藏》确为先秦典籍。王家台秦简的这条材料,字迹已经无法完全辨识,《博物志》卷9《杂说上》收录的一条材料当源自它:

  《明夷》曰:昔夏后筮,乘飞龙而登于天,而枚占皋陶,曰:“吉。”昔夏启筮徙九鼎,启果徙之。

另《太平御览》卷82引《归藏》又说:

  昔夏后启筮,享神于大陵,而上钧台枚占。皋陶曰:“不吉”。

显然,《博物志》里提到夏启迁鼎之事,与《竹书纪年》里记载的夏杼迁居老丘之事是可以对应的,这也为夏启就是夏杼提供了另一个佐证。

行文至此,关于羊子山祭台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然而,遗憾的是,自上个世纪50年代羊子山祭台被发现以来,由于当时的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遗迹的历史价值,羊子山遗址遭到了严重破坏。最近,传闻成都市成华区准备打造羊子山古祭台,以作为其文化名片。如果夏启在天有灵,不知当作何观想?

  【版权提示】:未经本文作者古史微授权,任何个人或机构不得转载。文中所用图片多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