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播读书,今天我们继续分享《庄子》第十四篇《庄子·天运》。

庄子在这一篇中,通过几个老子和孔子的对话,来对孔子的儒家思想进行了激烈的批判,那庄子批判的是孔子什么思想呢?他是怎么批判的呢?都给了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我们来分享其中的内容。

01第一个故事:孔子和老子关于“道”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故事大致是说,孔子五十一岁了,还不懂得道是什么,于是去南方拜访老子。

老子问:“你来了啊,我听说你是北方的圣贤,你也领悟了道吗?”
孔子说:“还没有领悟呢。”
老子继续问:“你是怎么寻求的呢?”
孔子说:“我从古代典章制度中寻求,花了五年时间还没有领悟。”
老子接着问:“然后呢,你是怎么寻求的呢?”
孔子说:“我又从阴阳变化中寻求,花了十二年还是没有领悟。”

老子在《道德经》一开始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能传授,讲述清楚的,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那真正的道是什么呢?没有人能说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意思是,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

所以,孔子说,他从古代经典中,无法获得“道”;他从阴阳变化中,也无法领悟“道”,就是因为“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那怎么才能领悟“道”呢?

这个故事的最后,老子回答了孔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子说:“这就对了,如果道可以奉献,那么人们就都去拿来奉献给君主;如果道可以敬呈,那么人们就都去拿来孝敬父母;如果道可以告诉别人,那么人们都去拿来告诉兄弟;如果道可以送给被人,那么人们都去拿来送给子孙。
然而,这一切都是不可能,原因不是别的,就是:心中如果没有主宰,则道不会停留;外在没有印证,则道也不会运行。由心中发出的,如果外在没有顺应作用,圣人就不会展示;由外在进入内心的,如果心中没有主导力量,圣人就不会停留。名,是天下共有之物,不可多取;仁义,是先王的旅舍,只可以住一晚,而不可以久留;行迹为人所见,就会多犯过错。”

这里,庄子借老子之口,阐释了道不是有形之物,无法被记录和传承,只能被感悟,那怎么感悟呢?老子虽然说了很多,但其实简而言之就可以归结为六个字:“外化而内不化”。这六个字出自《庄子·知北游》。说的是,一个领悟了“道”的人,应该是一个“外化”也就是外在能顺应自然,顺势而为的人;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内不化”,也就是内心坚定,不会随波逐流的人。所以,庄子称之为“外化而内不化”。

如果说数万字的《庄子》有那些重要的思想精华的话,这六个字无疑是其中的精华之一。“外化而内不化”是庄子的处事原则,也是道家的思想智慧。在2000多年后的今天,这样的智慧依然闪耀着光辉。我们都讲要成功就要顺势而为,这就是“外化”;我们也讲,要成功就要心中有没有,而且有坚定的信念,这些都是“内不化”的表现。而现代社会多少人正好相反“内化而外不化”,多少有一些可悲。

02第二个故事:孔子和老子关于“仁义”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孔子有一次拜访老子讨论仁义,要知道“仁义”是孔子儒家思想的核心,在儒家经典《论语》中,孔子就有很多关于“仁义”的论述。

比如孔子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意思是说,聪明人喜爱水,仁德人喜爱山;聪明人灵活,仁德人专一。聪明人快乐,仁德者长寿。
再比如孔子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意思是说,广泛学习钻研,坚定自己的志向,恳切地提出问题并且联系实际去思考,仁德就在其中了。
再比如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意思是说,君子懂得道义,而小人唯利是图。这些都是孔子对于“仁义”的一些描述。

总体来说,孔子所提倡的“仁义”是一种有修养,有德行的行为规范,那么道家的庄子和老子,是怎么批判仁义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子说,飞扬起来的糟糠要掉进人的眼睛,我们就东南西北四方都分不清了;蚊虻叮了皮肤,我们就通宵都难以入眠了。老子说,仁义就像糟糠和蚊虫有一样扰乱我们,没有比这东西更能扰乱人心的了。他告诉孔子,如果您要是能够使天下人不失去朴质的本性,那么您自己也顺着习俗去行动,把握天赋来为人处世,又何必急急忙忙地四处奔走鼓吹仁义,就像敲着大鼓去追那些逃走的人呢?

天鹅不用每天洗澡也是白的,乌鸦也不用每天涂染也是黑的。黑白是天生的,不足以辨别美丑;名声是表面的,不值得推广。河水干涸了,鱼儿困在陆地上,通过相互吐气来湿润对方,相互吐唾沫来润泽对方,这实在不如在江湖中相互忘记对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庄子和老子的道家思想中,道是顺其自然,道家强调的是“自然之道”,而儒家更强调的“君子之道”。这两者的区别正是“有为”和“无为”的区别。所以,在老子和庄子看来,所有的礼仪规范都是违背自然本性的,是对人的本性的一种约束和限制,所以庄子在《庄子》一书中,多次对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言行进行批判。

老子还告诫孔子,黄帝治理天下时,使民心淳朴,人民有双亲过世了都不会哭泣,大家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到尧治理天下时,使民心相亲,人民为了孝敬双亲,对待别人就有所差别了,但是大家也没有觉得不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到了舜治理天下时,使民心竞争,孕妇十个月生产,孩子生下来五个月就会说话,不满周会就懂得分辨别人,于是人就开始有短命的了。

到了禹治理天下时,人各怀心机,刀兵顺势而出,杀死盗贼不算杀人,人们自成族群争夺天下,于是天下大乱,儒家、墨家等纷纷兴起。他们的治理看似让人民有了秩序,但后面就慢慢背道而驰了。

三皇五帝治理天下,名义上是治理,其实是扰乱的人们的本性,破坏了四季的运行,他们的心智其实比蝎子的尾巴还要毒辣呀。他们让卑微的小动物都无法安心立命,这样的人还自以为是圣人,不觉得可耻吗?

庄子这一个故事中,通过孔子和老子的对话,对儒家所推崇的三皇五帝的“圣人”进行了批判,然后三皇五帝的治理也并非圣人作为,而是扰乱了民心,使天下大乱。所以,就可以理解前面庄子说的“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意思了。

03第三个故事:孔子和老子关于“经典”的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一天,孔子对老子说:“我研究《六经》已经很久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经书,其中“乐”已失传,所以现在只有五经),自认为很久很久了,熟悉了古代的各种典章制度;用违反先王之制的七十二个国君为例,论述先王治国的方略和彰明周公、召公的政绩,可是一个国君也没有取用我的主张。实在是难啊!是这些人难以说服,还是道理难以发扬啊?”

老子说:“你真是幸运啊,你没有遇到过治世的国君!所谓六经,不过是先王留下的陈旧遗迹,哪里是先王遗迹的本原!如今你所谈论的东西,就好像是足迹;足迹是脚踩出来的,然而足迹难道就是脚吗!雌雄白鸠,只需要相互而视,眼珠子不用转动就可以自然受孕;虫子,雄的在上风处叫,雌的在下风处应,就可以自动受孕;同一种类而自身具备雌雄两性,不需要交合就可以生子。本性不可改变,天命不可变更,时光不会停留,大道不会壅塞。假如真正得道,无论去到哪里都不会受到阻遏;失道的人,无论去到哪里都行不通。”

孔子三月闭门不出,再次见到老子说:“我终于得道了。乌鸦喜鹊在巢里交尾孵化,鱼儿借助水里的泡沫生育,蜜蜂蜕化而生,生下弟弟哥哥就常常啼哭。很长时间了,我没有能跟万物的自然变化相识为友!不能顺应自然规律,又怎么能教化别人呢!”老子听了后说:“好。孔丘你体会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小结一下今天的内容,在这一篇《庄子·天运》中,庄子借助几个小故事,阐释了道家和儒家思想的不同,孔子认为我们应该以古代经典为基础,去治国理政,但老子否定了这种做法,就像之前说的,古代的经典制度和典籍就像先人们祭祀用过的刍狗一样,用的时候显得非常尊贵,但用过之后就自然地抛弃掉了。

时代在变,人也在变,所以用古代的制度去治理现代的人民,是行不通的。而应该与时俱进,懂得变通,不要拘泥于过去成功的经验。这是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所倡导的,就像老子说的“性不可易,命不可变,时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于道 ,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 人的本性不可更改,命运不可改变,时间不会停留,大道不会堵塞。如果体会到了道,没有什么行不通的;如果错失了道,怎么都行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总想着改变世界,哪知道我们能改变的非常有限,甚至连自己的本性都很难改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庄子在《庄子·大宗师》中说:“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老子也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些道家思想精髓都指向同一个方向,每个人要正确地认识自己非常重要,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知道自己的能力边界,就像庄子说的,知道哪些是“天所为”,哪些是“人所为”,才能真正的得道。

在古希腊象征人类智慧的德尔斐神庙的石碑上上刻着两行字,是千百年来人类智慧的结晶,也警示着后人,这两行字是:

认识你自己。
凡事勿过度。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是这些,如果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小播读书”或分享给您的朋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