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姚丹苹 李杭蓉 实习生李婷) 一个月前,西山区碧鸡街道西华社区的农村电商服务站设立了全省首个农村电商便民服务收寄点,农产品出城、出省,只需数天。

从前,出行不便、办事不易,办证办事开证明,也许需要花费数月、数日,高昂的时间成本,足以让这些事成为全家人的“大事”。而现在,足不出户、信息跑路,仅数十分钟便可办成一桩“大事”。

曾有人调侃过去,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而如今在西山区,人过留影、车过留牌,智慧安防让群众安全更加牢固。

3天的蹲点采访,撷取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山奋斗的朵朵“浪花”,见微知著,展现一幅绚丽多彩的西山画卷。

党建畅通乡村发展“红色通路”

碧鸡街道西华社区的农村电商服务站,有快递便民服务收寄点了。

7月15日,中通快递入驻,以后大家收寄包裹再也不用跑远路了,新鲜的草莓、蔬菜、鸡蛋等农副产品和绿色商品,都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寄到消费者手里,街道辖区内47家企业物流成本也进一步降低。

西华农村电商服务站,是碧鸡街道党工委成立的青年人才党支部的实训基地。留学返乡创业的李坤林,是碧鸡街道青年人才党支部的工会主席,也是昆明碧水水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返乡创业之后,他不只运用所学积极帮助乡亲们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也同大家一起积极拓展农产品销路。互联网销售的渠道打通之后,物流却成了问题。“我们西华没有收寄点,大家收寄包裹,都需要驱车半个小时到马街或者海口,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也增加了。”

在党员交流活动中,制约农村商品市场发展的物流情况,也反馈到了碧鸡街道党工委。通过调研发现,物流公司之所以不愿建点,无非是因为农村电商物流配送成本高、利润低。如果是农户、公司自主联系配送,显然不太现实。于是,由碧鸡街道、社区牵头,对接了快递公司,并通过现场调研指导,从场地建设到投入运行全程跟踪、现场推进。

现在,中通便民寄售点就设在了社区电商服务站。醉思缘调味品厂厂长张自华说,以后运输成本降低了,留下的利润就多了。“仅小米辣一个单品,现在每年可以为厂里带来七万元左右的利润,降低成本就更有议价权了,我们可以拓展更多的销路。”自从今年1月西华农村电商服务站建起来之后,目前已经销售了10多吨草莓、1吨白菜、1000多个鹅蛋,在党组织的引导和支持下,无花果、小米辣、酱菜等西华农家特产,也通过电商服务站拓展了新销路。

这就是碧鸡街道在党建工作中开创的组织为民、产业富民、文化聚民、生态益民、服务暖民“五民工作法”,以此打造了基层党建品牌,引领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从社区到楼宇 城市党建落地开花

如今,广福小区社区精心打造的“五福”社区,已成为西山发展的一个靓丽品牌。

前卫街道广福小区社区以融入式党建为引领,成功打造出了红色广福、协同广福、能人广福、便民广福、熟人广福“五福”社区,将贴心的各项服务送至居民身边,让居民们深深感到“社区就是家”。

从社区与驻区单位“自成一体”“不相往来”,到社区“大党委”平台,实现驻区单位与居民互助互赢,“小社区”成功撬动了“大单位”;老年人扎堆的社区里,逛海淘、玩“快闪”,组队出游、办学校,这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却是社区党建工作与社区发展深度融合的体现。

新党群服务中心的建成,翻开了社区服务居民的新篇章。这里没了传统意义上的社区服务窗口,却多了以“家”文化打造的各个服务区。依托新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社区将党建引领贯穿社区各项工作,强化政治引领,打造出了红色广福。这也是“五福”社区中的最为核心的一“福”。

亮出“红色身份”、开展“红色服务”、激活“红色细胞”、开办“红色讲坛”、传播“红色文化”等活动,不断完善强化了社区“红色阵地”。

在广福小区社区,“党员不讲任何条件”,即便是常态化的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如今也不再是简单的义务劳动。通过上门征集、设点征集等方式,社区将居民需求分类后制作成在职党员进社区服务群众菜单,并结合职能特点,为居民提供针对性服务。

2015年11月,社区公共文化学校成立。在这所学校里,所有课程均由居民自行选定,学校里的老师也多是邻里街坊,学员们只需到社区报名,便可接受各类“私人定制”专业培训课。

社区公共文化学校建起来后,一批批社区能人不断涌现。他们像一根红丝带,连起了社区居民的心,促进了新型邻里关系形成,也促成了广福社区对“能人社区”这一新的治理模式的尝试。能人就是居民身边的普通人,依靠他们来为居民服务,最能得到居民的信任和支持,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更加井然有序。

社区整合了辖区商家资源,成立“便民服务联盟”,围绕居民衣食住行用等,形成O2O性质的服务联盟,为居民送上更专业、丰富、贴心、便捷的服务。在社区党支部引领下,社区引入绿砖瓦城乡社区服务中心进驻,开展 “三社联动”工作,社区也成功实现了从“生人社区”到“熟人社区”的转变。

以党组织为引领,便民惠民的举措可不仅局限于社区。服务快速增长的楼宇经济,西山区处处体现了党组织的积极作用。

8月6日下午,尺已空间设计有限公司法人普新国接到一通电话,告诉他头天申办的营业执照已经办好了。从绿地汇海大厦19楼的公司,到位于6楼的西山区“享·汇海”楼宇党群服务中心政商服务窗口,不过3分钟,营业执照就已到手。这也是全省首个政商服务窗口“开出”的第一张营业执照。

“万万没想到,实在太意外了。”这样的效率让普新国感到惊讶。

头一天,大厦物管给他打电话,将大厦内设有政商服务窗口,可以办理营业执照等服务的信息告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决定自己到窗口看看,并在西山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很快备齐了办证所需的材料。结果让他惊喜,这才一天就已经办理完成。“以前也办过营业执照,虽然程序简便办理便捷,但都是公司专门派了人到政务服务中心,总共跑了3趟才将营业执照拿到手。这次我连门都没出,下楼就把那么重要的证给办好了。”便捷高效的服务,让他连连称赞。而政商服务窗口,仅仅是“享·汇海”楼宇党群服务中心众多服务中的一项。

两个月前,在西山区委组织部的指导下,西山区市场监管局党委牵头实施非公党建新阵地——享·汇海楼宇党群活动服务中心,搭建了政商会客厅、白领交流荟、党群活动厅3个平台,并通过“一秘八员”“百项服务进楼宇”等措施服务入驻大厦企业,搭建政商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加强楼宇党建,提升了辖区营商环境。“目前,党群服务中心已经牵头组织开办了政商推介会、党建活动会等10余场,为企业融资2000余万元,帮企业协调解决办理问题14个。”西山区市场监管局党委负责人介绍,今后“享·汇海”楼宇党群服务中心将继续在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助推辖区楼宇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方面发挥作用。

昔日乡村今日城 城市迎来新生

幸福来了!余绍乾至今都还记得2008年9月18日这一天,那是自己作为一家之主,在拆迁协议上签字的日子。此后,全家人告别了“脏乱差”的城中村,开启新的生活。

如今,余绍乾一家就居住在南亚风情第壹城小区,这里交通便利,医疗、购物、就学等资源也一应俱全,一家人成了亲戚朋友羡慕的对象。

2008年,昆明市首批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启动。那一年,余绍乾所在的南亚片区启动拆迁改造,那时候,大家很难想到,12年后的今天,南亚片区不仅成为南市区商业综合体的核心之地,更摇身成了城市副中心,一站式购物、一站式休闲、一站式娱乐、一站式商务,在这里都得到了体现。

南亚项目于2012年底竣工正式投入运营,总建筑面积98万平方米,以NEW MALL为代表的商业体,聚集了摩登天空、主题游乐馆、文艺书店等品牌娱乐场景,是昆明年轻人聚集的潮流新地标。

在南亚NEW MALL里,十足的复古潮流文艺风让人耳目一新,如果你是初次踏足,一定会有发现新大陆之感。攀岩、太空舱、动感单车、电脉冲训练,一系列科技与时尚相结合的前沿生活体验在这里都能实现,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和项目可以让人玩上一天。“在为西山区增加税收的同时,南亚还解决了2万多人的就业问题,目前,我们也在进行转型探索,积极引入新兴业态,桃园眷村、喜茶等自带流量的热门商家将相继引进。”南亚管理中心总经理李玉梅说。

通过城中村改造,实现片区提质升级的还有相隔不远的红星爱琴海购物公园。

2009年初,西山区城中村改造24号片区(庄稼塘村)项目动工,成为后来大家所熟悉的爱琴海购物公园。这是昆明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之一,也是城中村改造的又一个重点项目。截至2018年,爱琴海总客流量达2000万人次,其中2018年主营业收入突破10亿元,实现税收1.14亿元。

随着改造带来的变化,社区居民们一路见证“城长”,日子越过越好。“当时爱琴海购物公园启动拆迁改造时,我们涉及拆迁的205户,每户都得到了平均300平方米的回迁房,土地得到流转,房屋可以出租,同时商业中心的发展,更让许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每每与人说起如今的变化,陆家社区居委会主任陆建树总是很欣慰。“我们跟着政府走,是押对了‘宝’,不会错的。”

通过城中村改造,西山区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发展环境,打造经济发展新高地,从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特别在南亚、万达广场、红星国际广场等一批城中村改造项目相继建成投入运营后,更为西山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据了解,整个西山区城中村改造项目涉及6个街道办事处51个片区109个村,涉及户籍人口约21.62万人,拟改造用地面积约3.51万亩,拟拆迁面积约2226万平方米。

智慧安防织就安全网

人过留影、车过留牌、视频覆盖、入楼刷脸……在润城九重锦小区,西山公安分局前卫派出所智慧安防系统的建设,为居民织就了一张安全网。

润城九重锦小区共有1400户5000多人,自从引入了智慧安防系统,小区成了零发案小区。小区所采用的智慧安防人脸识别门禁系统,人脸识别不仅方便了业主进出,更将后台与前卫派出所后台相连接,如果有案底或在逃嫌疑人的话,能在0.3秒内识别出来,及时报警。智慧社区系统、社会云系统的搭建,让小区安保人员在手机App上就可以对小区各处进行监控,并且还能实时监控小区周边的情况,实现地面监控全覆盖。

居民安居乐业的背后,是驻地派出所为民所做的努力。

居民身份证自助服务机、赴港澳台二次签注机、交通违法自助处理终端一体机……前卫派出所“二十四小时不下班”的办公区域为群众带来更多便捷服务。据派出所工作人员介绍,现在公安系统资源共享,丢失身份证不管人在哪里都可以直接去附近派出所挂失办理,派出所会直接将居民挂失办理的信息传到群众的证件地点,不到一个月就可以拿到身份证,十分便民。2019年以来,群众通过便民服务超市办理、发放身份证1476份,处理交通违章320次。

“民意警务”催生多元调解,让人民群众共享平安福祉;“互联网+初心”打造“永不下班”的户政窗口;“大数据”破解基层打防管控“老大难”问题,依托多元关联数据挖掘,借助视频监控、物联网等多种手段,刑事破案率同比上升;“众筹共建”助推智慧警务创建……一个个“金点子”指向民生,前卫派出所已树立起“平安前卫”的群众品牌,切实提升了辖区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感。

“放管服”改革出实效

从坐到永昌街道办事处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到成功办理失业证,欧女士用了还不到10分钟。

“前些年我也办理过就业创业证,以前要跑单位、社区还有劳动局,一趟跑下来少说要花三四天,今天一会儿就办好了。”正在服务窗口办理就业创业证的欧女士向记者说道。兵役证、就业创业登记证,一孩、二孩生育服务证等诸多证件,如今在西山区各街道办事处就可以办理。

从门难进、脸难看,到耐心、贴心服务,再到网络平台建设、信息跑腿,“便捷”成了西山区“放管服”工作的关键词。“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这是西山区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精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

在审批制度改革方面,西山区推行“清单”管理制度,先后分批取消108项政府行政职权,其中取消行政审批事项63项、取消行政处罚45项,进一步削减制度性交易成本,激发市场活力;推进“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将全区22个部门的52项涉企证照事项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了营业执照办理“一窗受理、一表申请、一照一码、一网互联、一照通用”;依法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12个部门精简了37个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要件,精简率29%,19个部门压缩了75项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压缩了约67%;继续深化“3550”改革,将一般性企业开办环节压减为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领3个环节,做到了企业开办3个工作日内完成,房产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更正登记、抵押登记自受理之日起实行5个工作日办结,抵押权注销登记3个工作日办结,查解封登记即时办结。

采访当天,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外设立的政务自助服务区,也刚刚投入使用。让群众得便利,西山区推进24小时“不打烊”服务,部署智慧政务自助服务终端,设置各行政部门面向办事群众和企业服务的专项自助服务终端,以及自助取件柜,为办事群众和企业提供 24 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查询、办事预约、自助填表、业务申办、办事进度查询及其他便民服务。此外,西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引入邮政快递服务,在提交材料时勾选邮寄到家,足不出户就可以取到相关证件,实现简易事项即来即办、复杂事项办理全过程“最多跑一次”。

“我们现在还有政务服务督察系统,可以通过手机实时查看窗口办事情况,对于办理超时、不办件等情况能及时监察。”西山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范雪坚向记者介绍。

记者手记

串起有温度的西山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我曾以为自己足够了解西山。

毕竟生活、工作都在这里,自认已走遍了这片土地上的每一条大街和小巷。也曾从这座城市的最高点,俯瞰她的繁华与忙碌,还曾走进山的最深处,听着人们讲述如何搬出世代居住的老宅,住进连城里人都羡慕的新居。

3天的蹲点采访,不同的主题串起了往昔熟知的片段,西山以更加精细的“像素”和更广的“屏幕”,呈现在我的脑海中。曾经多次采访过的“互联网+幸福网格”,是西山区用科技“织就”的那张平安大网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智慧安防的构建,是它在不同环境里的另一种形式;经常逛着的南亚、万达、爱琴海,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家庭命运的改变,更是一个区域、一座城市格局的改变;而早已习以为常的便捷服务、优质便民服务,也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直到显现出颠覆性的成效。

庆幸的是,自己能成为一名记录者,从一朝一夕、一点一滴,感受着这片区域的温度和变化,也能用自己的文字,让现在的人、后来的人,看到她清晰的足迹;也骄傲自己是一名记录者,可以有机会从身边的一点光、一点亮,串联起一个个带有温度的西山故事,讲给更多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