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第九次中日韩外长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主持会议,日本外相河野太郎、韩国外长康京和出席。三国外长就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就筹备第八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推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达成了共识。

中日韩三国就推动自贸区谈判达成的共识,对当下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内有所抬头的背景下,有着特殊的意义。中日韩自贸区概念于2002年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上被提出,其目的是为了逐步消除三国之间的关税壁垒,加强贸易、投资、金融以及货币交流。2012年,中日韩政府代表举行会晤,宣布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不过,由于历史、领土以及域外国家干涉等原因,使得中日韩自贸区依然处于原地踏步阶段。实际上,以GDP规模划分,中国、日本和韩国分别位居世界第2位、第3位和第11位,GDP总量约为1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0%,占东亚GDP的90%。因此,中日韩自贸区若能尽早落成的话,那么不仅会为三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发展红利,而且也将促进东亚地区的繁荣与稳定。

与此同时,在本次中日韩外长会议上,还通过了《“中日韩+X”合作概念文件》,三国将在协商一致基础上探讨同其他国家开展互利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由于中方倡议将2020年确定为中日韩创新合作年,且获得日韩双方的积极回应,所以预计“中日韩+X”很快就会在第四国开花结果。

未来,随着“中日韩+X”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深化中日韩三国合作,而且也有助于推动亚洲的繁荣发展。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中日韩三国之间曾出现过不必要的竞争。今后,通过“中日韩+X”模式,或许能够推动中日两国在高铁建设方面的高度合作,如中国承担具体基础设施建设、日本提供资金、韩国参与高铁车厢制造等。与此同时,亚洲国家数量众多,但各国的发展水平却有很大差异,中日韩三国发展走在亚洲国家前列。因此,通过“中日韩+X”模式来集聚三国经验,发挥各自在技术、资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开拓第四方甚至多方市场,进而使中日韩合作进一步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

(作者系日本东洋大学社会学博士,青年日本问题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