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梗概】

有网友在贴吧和论坛贴出了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中存在称谓上的“您”和“你”。北大发出的通知书中,对国内学生称“你”,而对外籍学生称“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件分析】

先说一段笔者小时候发生的事儿,当时在姥姥家过暑假,姥姥是一个很好的人,特别喜欢小孩子。每次亲戚送的东西,她都留一部分,因为老人家吃不了那么东西,就等我们这些外孙、外孙女啥时候去,就分给我们吃。因为我在姥姥家呆得久,就和村里的小朋友玩的很好,经常领小朋友到姥姥家玩。姥姥把好吃的分给我和小朋友吃,每次都给小朋友分得多,小朋友都说姥姥是一个很好的人。我是自己人,小朋友是外人,为何姥姥总是给别的小朋友那么多呢?而且把最好的零食给小朋友。后来无意中听到姥姥说到过一句话:让自己人吃填坑,让别人吃留名!小的时候不知道是啥意思,长大之后才明白是啥意思。

其实姥姥是比较好客,总是把最好的留给外人。其实我们国家好些少数民族都比较好客,招待客人总是用最好的食物,有些食物平时都不舍得吃。同样,姥姥也是这样的心理。别的小朋友,来到家里做客,当然给最好的了。像我们几个,这些零食也是随时可以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姥姥说的话,用到北大身上也合适。对外国人用您,对自己人用你。对自己人比较亲切,就用你,对外人用您,以示尊重。

而且中西方文化有差别。在我国长幼尊卑比较注重,西方国家却比较淡薄。而且外语中的你和您就是一个单词,没有单独罗列开。外国彼此之间经常问好,“您”算是一个高频词汇,只有关系特别近或者关系敌对才不用“您”这个称谓。因此,对外国友人用“您”是一种国际礼貌用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思考】

我们作为家长,如果自己的孩子调皮捣蛋,我们可以批评自己的孩子:真混,一点都不听话,一点不让人省心。但是外人说:你家孩子真顽皮,一点教养都没有。想必我们家长的脸立刻都会气得红起来。甚至要辩驳:我家孩子吃你家大米怎么,你干嘛这么说。

同样北大对自己人用你,对外人用“您”符合我们的用语习惯,比如对外人的儿子,我们称之为“令郎”,对自家的孩子我们称之为“犬子”是一样的道理。谁能说“犬子”没有“令郎”优秀呢?作为一名教师,我觉得北京大学通知书中的“你”和“您”称谓,完全没有问题,可以理解成一个是谦称,一个是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