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一纸通报引发市场大量关注。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日前发布了《关于对部分地方中小银行机构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点名部分地方中小银行存在的8大通病,包括部分中小银行存在违规为“四证”不齐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违规向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问题。

这是自8月初开展银行机构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严控32城资金转道流入楼市后,银保监会再次涉及对楼市管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就在银保监会通报之前,市场传出重磅消息,多家银行收到窗口指导,全面收紧面向开发商的开发贷额度,要求开发贷规模压缩至2019年3月底水平。

一时间,楼市风声鹤唳。

PART 1银保监会整顿违规输血楼市 严查涉房贷款

8月初,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银行机构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严厉查处各种将资金通过挪用、转道等方式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此次检查,32个城市被纳入重点检查名单。

日前,银保监会再次出招,发布了《关于对部分地方中小银行机构现场检查情况的通报》,点名部分中小银行8大通病。《通报》显示,部分中小银行存在违规为“四证”不齐房地产项目提供融资、违规向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问题。

近年来,银保监会以强化金融监管为重点,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为底线,始终保持整治金融市场乱象的高压态势,持续加大行政处罚力度,从严打击重点领域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这种监管态势不减。

据了解,截至8月29日,年内银保监会网站共公布罚单2491张。从罚单来看,涉房贷款仍是今年以来监管的重中之重。

8月9日,银保监会机关公布对某商业银行的处罚信息,该银行共涉及13项违规,被没收违法所得33.67万元,罚款2190万元,合计2223.67万元,刷新了今年银行业的罚单纪录。

值得关注的是,该行受罚的原因中有多项涉及房贷违规,包括以流动资金贷款名义发放房地产开发贷款;未将房地产企业贷款计入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等。

从今年整体情况来看,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绝对是处罚“重灾区”,包括“违规向房地产企业提供融资”、“房地产信贷管理不严格”等,国有大行、城商行、股份制银行等均有涉及。

事实表明,在严厉监管的背景下,涉房贷款未来仍将会是监管重点。而分析人士认为,在专项检查之余,还须加大日常涉房贷款检查力度,堵住银行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漏洞,严惩管理不到位者。

PART 2银行紧急收紧开发贷 目标直降近1万亿

资金转道入楼市被管控,房地产开发贷也在被限制。

近期,市场传出多家银行收到窗口指导,立即收紧房地产开发贷额度,原则上开发贷控制在2019年3月底时的水平。

【房地产开发贷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的用于住房、商业用房和其他房地产开发建设的中长期项目贷款。】

那么此次收紧到底意味着什么?数据有足够的说服力!

从央行发布的数据可以看到:至8月末,房企开发贷余额为11.74万亿,而今年3月末,开发贷余额为10.85万亿。收缩规模将近1万亿,收紧幅度可谓前所未有!而有银行内人士甚至表示,未来还有进一步减少的可能。

其实早在年初,各家总行就开始严控开发贷。广州有媒体爆料称,有开发商找了七家银行才凑足额度开了盘。

但监管人士也表示,对于正常的、合理的房地产信贷需求,还是会继续支持。目前主要治理对象是“乱拿地”、“地王价”、开发商高负债融资、投资性购房和透支性购房等现象。

不管怎么样,开发贷一旦收紧,意味着房企的日子将更难熬了。

PART 3调控高压下 楼市面临巨大压力

今年特别是二季度以来,监管层曾多次释放出“房住不炒”的信号,并从多个维度采取措施稳定房地产市场。

5月,银保监会发布23号文,其中明确指出了银行与非银机构针对房地产行业业的整治工作要点。

6月,银保监会宣布信托融资收紧。这是除开发贷之外,开发商最常用的另一种融资方式。据了解,除严格符合“432”的项目外,其余地产信托项目的备案申请基本被叫停。

8月初,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2019年银行机构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 》:严厉查处各种将资金通过挪用、转道等方式流入房地产行业的违法违规行为,高度警惕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随后,更是开出今年银行系统的最大罚单。

一系列的高压管控之下,房企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压力和生存环境考验,形势可谓严峻。这恰恰表明,当前的楼市调控保持了高压态势。这从中央的表态中就可以确认。

在7月30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高层再次强调“房住不炒”,更是首次提出“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

面对严厉的融资环境和压力,下半年房企的日子注定不太好过,加快销售优惠促销或将成为接下来房企的常用武器。纵观厦门楼市,这一现象也已经开始出现。

而对于购房者来说,楼市稳也好,下行也罢,如何在楼市紧张的时期抓住机会才是硬道理。为此,提醒两点,一是房住不炒!二是按需上车!

部分内容来源: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