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第一大经济区,由江苏、上海、浙江三个省市构成。江苏和浙江同是上海的相邻省份,也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大省。从今年上半年GDP数据来看,江苏以48582.7亿元排在全国第二,浙江以28256.3亿元排在全国第五,江苏继续对浙江保持领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经济规模来看,今年上半年,江苏省的GDP比浙江省足足多2万多亿元,差距不小。上半年江苏和浙江分别有3座和2座城市GDP突破5000亿大关,其中苏州市GDP高达9548亿元,比浙江最高的杭州市6949亿高出不少。即使算人均GDP,江苏同样对浙江占据优势。

不过从GDP增长速度来看,浙江要快于江苏,上半年浙江GDP增速为7.1%,江苏GDP增速为6.5%。实际上,从2017年开始,浙江的经济增长速度就超越了江苏,成为整个长三角地区GDP增速最快的省份。在此前的十余年时间里,江苏的经济增速一直对浙江保持领先,那么浙江是如何完成对江苏的反超呢?

产业结构不同

众所周知,江苏的经济重心集中在南部,尤其以苏州为主。苏州能够成为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很大程度上是依托着上海的发展。从江苏省的经济分布来看,离上海越近的城市,经济则越发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依靠着区位优势,苏南尤其是苏州,作为上海的后花园,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外资曾为苏州贡献了30%以上的GDP。除了外资以外,国企也是江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是前期江苏经济和浙江拉开差距的因素之一。相比于民营企业,国企拥有更充裕的资金,能够调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而不需过于担心其中的风险。

不过江苏经济过于依赖外资的弊端慢慢开始出现,近两年,许多外资企业纷纷从江苏撤离。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外资企业享受不到中国的人口红利;在加上国内制造业的崛起,外资企业的竞争力不足,只能做出撤离的决定。

与此同时,江苏的民营企业尚未发展起来,经济还处于转型当中,正经历转型的阵痛,因此经济增速才会减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江苏的经济模式不同,浙江以民营经济为主。不久前公布的民营500强榜单中,浙江共有92家企业入围,连续二十年排在全国首位,其中有9家民营企业营收突破千亿。浙江是我国创业氛围最好的省份之一,在浙江的经济成分中,外资所占比例远低于江苏。民营经济虽然起步要慢于外资或者国企主导的经济,但民营企业一旦发展起来,对经济增长将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比较于江苏,浙江率先进入了新兴经济时代。如今传统制造业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互联网以及电商。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最赚钱的行业无不与互联网沾边,即使是充满利润的金融业也在开拓线上市场。

国内市值最高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正是诞生于浙江,阿里巴巴在中国互联网界的地位已经无需赘言。阿里巴巴更重要的作用是推动了浙江经济转型和升级,浙江全国领先的互联网产业阿里巴巴功不可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里巴巴的强大只是浙江民营经济的一个缩影,民营企业对浙江的GDP贡献率超过70%。浙江民营经济的强盛,从GDP增速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也是浙江经济增速快于江苏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