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 新思维一:强化生态农业

几代人、十多亿人的艰苦努力,一场贸易战打起来,才发现农业也是我们的软肋:虽然从总体上解决了吃饭问题,但中国每人每年进口的粮食达200斤,还进口大量猪肉、棉花等农产品;中国每年进口粮食1.3亿吨,其中大豆9700万吨,占全世界大豆出口量的64%;美国的农业就业人数仅为242.2万人,而同期,我国农业就业人数为21919万(2015年数据)。

1.1 支撑美国农业的四根支柱

规模化:耕地多、平原多,还连片成带。

机械化:平原地带作业,一个人可干90个中国农民的活。

化学化:每生产1卡食品投入0.2~0.5卡的能量。如都采用美国方式,每年需消耗全世界50%的汽油。

生物技术化:一直走在前列,一步领先,往往步步领先。

1.2 美国农业真的所向无敌吗?

美国农业光鲜的背后,其实隐藏的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高风险、高补贴”的巨大隐忧。

除了上面提到的“五高”,美国农业还因过分依赖化肥和农药,土壤恶化和环境污染严重。美国31个州都存在化肥污染地下水的问题,仅一个州每年就有31亿吨土壤流失,美国中西部农田的表土以前深达1.8米,现在只剩下0.2米。

美国农业依赖化学肥料、农药、杀虫剂、除草剂,用高投入换取高产出,违反了作为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农业本性,不可避免地造成环境污染、水土流失、病虫害持抗性增加、品种资源单一化等等问题。

土地上的“投入产出比”达到边际效应后不增反降。“谷贱伤农、谷贵伤民”的故事仍在上演,不过这次是整个地球。

1.3 中国农业还得来一次选择?

那么,中国农业应该如何选择呢?非要选择美国模式吗?完全没有必要!中国农业只有一个使命,就是养活自己。

最有说服力的是——最发达、最崇尚体育、医保费用最高、医药产业最发达的美国,人均寿命就是不上来。

中美两国国情不同,美国地多人少,美国的土地好,适合大规模集约化经营。中国的土地差,那些处于山区丘陵的耕地,难以进行规模化经营。

在经济下行与危机时期,农牧企业怎样活下来?智能化是必然方向?

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凤毛麟角,只能发展所谓的现代农业。我国人多地少,有悠久的农业历史,适合发展生态农业。

中国在模仿美国农业和西方农业,美国和西方却开始回望古代中国。无论日本、荷兰、法国、以色列甚至美国,正在悄然兴起的生态农业都有着中国古代农业的影子。就是在美国,有机农业所占比例已经上升到了百分之十几。日本的自然农法干脆就是从中国来的。

与美式农业相比,生态农业消耗能源少,水资源利用效率高,有助于防止全球变暖。不使用化肥、农药、农膜、添加剂,全国生产的这些“有害”物质就少了。农业化学物质用量大幅度减少,许多严重污染环境的农药厂、化肥厂就可“关停并转”,环境会得到根本改善。长期下去,耕地将变黑、变肥。如果中国30%~50%的农业实现了有机种植,那么,中国的生态环境改善将得到质的飞跃。

现代有机农业的正宗源头其实就是中国。

倒退40年,中国农产品干脆就是有机食品。当时,城市菜市场供应的3分钱1斤的西红柿是有机的;猪肉、鸡蛋、肉制品等,也都采取当今生态的方法生产的;那时的中国公社社员为全民提供的是无毒无害的放心食品。

当年3分钱1斤的有机西红柿,今天已高达30元1斤,价格提高了1000倍,质量还不一定等同于当年。现在有机食品成了食品中的贵族,成为某种意义上的奢侈品。仅从这个事例来看,如果中国农业不是以量为中心,而是以质为中心,且不谈有机农业在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文明中的作用,就价格上来说,也可以数以倍计的增长。就以西红柿为例,中国的农业产值乘以1000倍,不,100倍,哪怕10倍是不是第一农业强国呢?!

我们的农产品凭质量第一,难道在这个世界会没有竞争力?

2 新思维二:在经济下行与危机时期,企业要熬过寒冬,争取活下来

在经济下行与危机时期,企业要熬过寒冬,争取活下来。我认为要靠12字“活命”方针,“现金为王,苦练内功,留住人才”。

第一,现金为王。所谓“现金”是经营性现金流为王,而不是现金本身。一个企业只要现金不断,哪怕是暂时亏损也死不了。尤其是在经济下行期,有充足、可支配的经营性现金流,永远是危机期的最大赢家。我的经验是,养殖企业一年的利润,经得起2~3年的亏损,这家企业是健康的。有的专家认为,在经济下行时期,现金流比利润重要10倍,比收入重要20倍,因为所有熬不过去的企业都是死在现金流短缺上。

第二,苦练内功。不管外部世界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唯有做好自己,就是要比别人能够耗得更久。以你的能力,以你的内功,以你积蓄的能量,耗到最后,耗到别人死,自己活下来。

第三,留住人才。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人是最重要的。在这个时候要对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把一时的亏损当回事,不要把业绩出现下滑当回事。财富可以暂时失去,只要人在。

农牧企业五年中1年是精彩的,3年是平淡的,1年是痛苦的。可以预言:未来产能过剩40%的农牧行业,精彩的时段会缩短,痛苦的时段会延长,真正意义上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3 新思维三:智能化是中国农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从信息互联网、社交互联网、消费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是万物互联时代。万物互联以AMBBC为核心技术,即AI(人工智能)、MI(机器智能)、Big Data(大数据)、Blockchain(区块链)、Cloud(云计算),将改变整个人类的生活、工作、学习方式,将对所有产业带来革命性改变。数据动态、数据即时、数据真实、数据共享、网络安全、平台开放、共享共生的智能产业是中国农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