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血统,是一种民族尊严的坚持,还是一种稍显顽固的封闭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世界杯预选赛的临近,关于国足的话题再次被提及,不同以往的是,这次最热的话题是关于艾克森和他代表的归化球员的问题:归化,到底是中国足球的进步,还是整个民族的悲哀?

相比于在乒乓球领域的人才输出,在足球方面,近十年来国足似乎从来没有带来过所谓的荣誉感,足球领域的疲软也让中国体育似乎整体被连累,即便是像姚明、李娜、刘翔、苏炳添这样在世界大型体育比赛中取得了辉煌成就的人,也不能带动中国体育在世界范围内的坚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足球,是任何对手有力回怼中国体育最有力的话题。

其实,不管是从专业足球人员还是从配套设施设备,甚至是足球基础方面,中国足球都处于很弱势甚至是幼小的水平,看似火爆的中国足球市场,其实99.9%的人都是以球迷的身份参与,至于亲自投身其中或者让和自己相关的人投入其中,很多人都会选择拒绝。

在初中、高中阶段,更多的人愿意(或者说被动选择)将时间花费在学习和试题上;在大学阶段,更多的人愿意选择篮球,而足球甚至是被禁止的。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足球如何发展?就像如果整个国家的大环境都在宣示学习没用,那也不会有人读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破不立,就像邓大爷当年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样,中国足球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被刺激,被引领,被人觉得国足是有荣誉的。

归化,无疑是最为刺激的一个方式。

和当年的改革开放一样,归化无疑会触动某些人的利益,也会受到一些人惯性思维的诘难,有人会拿民族大义拿民族尊严来反驳,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认为这样的荣誉没有意义。

但笔者要说的是,脸面都被人踩在地上当成沥青了,还有个六的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归化不是一个长久的方式,这一点足协明白,那些持反驳言论的人自己也明白。归化就是要在短时期内提升国足的知名度和成绩,从而引导更多的人愿意参与其中,扩大中国足球的可选择基数,从而达到稳步实现质量提升的目的。

与之配套的,是足协和体育总局的分离;最初足协官员由体育总局任命,很多时候专业不对口,而国家队的成绩也往往成为某一届领导班子的政绩;这是历史进程问题,是当时情况下,在国内没有统一的管理体制下的时候,国家主动做的规范行为,说实话,尽管可能管理的人有时不专业,但这种管理机制的设立,本身就是从无到有,从不专业到专业的转变,批评足协制度毫无意义,反而显得弱智,因为这就像有些所谓的学者和自由分子高呼“封建制度那么束缚人性,为什么不早点实现资本主义或者社会主义”的言论一样。

天底下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和形式会被所有的人认可和接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政策的实施,尤其是打破旧规则的政策,肯定会触及一些人的利益,也肯定会遭到一些人的批评,但历史会给予它恰如其分的评价,或许十年过后,当国足如乒乓球那样被国人认可并愿意投入其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这个政策的优势;当然换句话说,即便是被证明它是失败的,也是可以及时停止的。

所以,为什么不以一种开放的态度,试试呢?